乡村振兴,清廉先行。近年来,西平县纪委监委以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为抓手,扎实推动清廉乡村建设,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强化村集体“三资”监管,厚植清廉文化土壤,激活乡村“清廉细胞”,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护航。
为推动廉洁文化走进群众生活,沁润人心、化风成俗,该县纪委监委用好特色“资源库”,整合乡村清廉文化资源,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乡贤文化等内容,采取廉政漫画、廉政故事、廉政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出山镇廉政文化广场、郝刘廉政文化主题游园、李庄杨廉政文化长廊等群众“家门口”的廉洁文化示范点42处。同时,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多维宣传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通过手机报、微博、微信、电视、广播等形式传播好家训、宣传好家风,在全县广场、景区、车站等重点场所设置“好家训好家风”宣传专栏150余处,打造“文化长廊”“西平县好人榜”260多处。
为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该县纪委监委将移风易俗作为日常监督重要内容,督促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坚决遏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督促相关部门举办“新事新办好家庭”、“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优秀红白理事会”等评选活动,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营造喜事新办、婚事简办的浓厚氛围,推荐评选省市县文明家庭、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4200余户,县级以上文明村镇200余个。同时,整合县乡村三级力量,分级分层监督检查,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广泛收集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问题线索,对顶风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通过建立小微权力清单、编制流程图等方式,持续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督促引导村组干部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议事决策,规范履职用权。定期将村集体“三资”明细“晾晒”,真正把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装进“笼子”里,夯实清廉根基。并将全县村社集体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20个村社纳入提级监督监管范围,联合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围绕规范集体“三资”管理权力运行、加强集体“三资”管理、村(社区)“两委”干部廉洁履职等内容强化监督检查,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激发内生力。
“下一步,将进一步创新举措,厚植清廉文化土壤,以廉洁为基绘就乡村振兴鲜明底色。”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平县纪委监委 郭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