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列存在问题的企业,我单位将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多措并举,截至目前,正常经营113户,已注销15户……下一步,我局将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相关措施,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工作。”西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负责人向县委第五巡察组汇报整改情况。
事情还要从年初巡察干部走访所分包企业说起,当时,为打通政策落实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西平县开展了惠企利企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巡察干部在走访时,却发现部分企业无法联系,存在经营地址与注册地址不一致、电话空号、联络人离职等多种问题,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县委第五巡察组进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后,结合以往走访情况,通过收集资料、个别谈话、信息比对等方式,筛选出失联企业308户。
“失联企业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如果放任自流,会积累风险隐患,影响全县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第五巡察组组长在组务会上强调,“这类企业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市场监督管理局未严格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及时掌握企业动态,履行好监管职责。”
初步了解情况后,巡察组立即将此问题反馈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局党组按照中央及省市县相关规定,对信息更新不及时、失联企业底数不清等问题进行整改,同时要求举一反三,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接到整改通知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成立问题专项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所列308户存在问题的企业,按管辖区域划分,由各所建立台账,指定辖区负责人为“服务专员”,逐户到登记地址实地走访,了解掌握实际情况,分类处理。同时,安排行政服务审批股每周将新设立的企业名单分发至各所,提醒各所做好市场主体认领、走访工作,引导暂时不从事经营的商户办理歇业备案;及时归集录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等涉企信息。今年以来,新设立的企业已走访91.10%、发送市场监管法规条款100%,注销各类市场主体3010户,录入各类涉企信息2146条。
在巡察组的督导下,市场监督管理局服务理念持续巩固,监管措施日益完善,失联企业陆续“回家”,进一步筑牢了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基石。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工作,有效推动转变政府职能,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为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效能,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县委巡察办主要负责人表示。
(西平县委巡察办马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