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患常积于忽微”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讲的是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的不良细节积累酿成的这个道理。慎微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精神,也是党员干部必须葆有的一种修养境界。青年干部首先要学会在细微之处保持警惕、警觉、警醒,时刻牢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持住自己,自觉遵守规矩和纪律。
青年干部存在党性历练和社会阅历相对不足、警觉性相对不够的短板,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放纵自身爱好的情况,如果不加以节制,更容易走上违纪违法的不归路;“富贵险中求”这种侥幸的心理态度也会让我们在实际干事过程中逐渐偏离正确道路,继而铤而走险、铸成大错。因此我们要对自身爱好时常加以审视,及时纠正自身行为偏差,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不屈服于微利的引诱,不为物质财富所迷惑。东汉杨震四知拒金的故事告诫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当中,无论面临何种情况,都不能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迷了心智、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失了方向、更不可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中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在我们身边实际发生的腐败案例中,许多青年干部落马大多始于“小贪小拿”,在逐渐适应“温水煮青蛙”的放纵后丢失原则,漠视纪律,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注定了青年干部成长之路是漫长不停歇的过程,因此守住内心、保持初心极为重要,青年干部下定决心为党为民做出一番事业,就要恪守“谨小慎微”之道,为百姓办好事、实事,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只有不违反原则,保持胸怀大局的态度,又着眼于细微处下功夫,脚踏实地、谨慎干事、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最终成就经得起检验的实绩。
青年干部作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福祉的生力军,应践行“慎微笃行”的精神,严格要求自身,在慎微中淬炼品格,在笃行中坚守自我,清正廉洁,珍惜政治前途,做好每一件小事、积小胜为大胜,方能行稳致远,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精彩篇章。(新蔡县纪委监委 李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