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特辑 | 那些时光那些事……
来源:汝南县 发布时间:2023-05-14

感恩母亲,情暖五月

为传承好家风

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在这个温馨的母亲节到来之际

县纪委监委宣传部组织开展

全县纪检监察干部

“讲述妈妈那些事 让好家风如影随形”

文字照片征集活动


母爱,岁岁年年

自成一种力量

家风,代代相传

沉淀为一种风骨



01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有付出有奉献必定有收获。”母亲的这句话一直回响在我耳边。

母亲是一名人民教师,从我听说到我亲身经历,母亲的身影是在带着襁褓中的姐姐辅导晚自习的教室里;是在雪夜里用自行车推着我和姐姐去家访的夜色里;是深夜在窗前伏案批改作业的卧室里......如今退休在家的母亲,总是时不时的有学生来看望,享受着学生们回馈的爱。

母亲为事业奉献的爱就像是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王岩)

02

母亲今年是喜寿之年。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人,但在我的心里她是伟大的!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很深很远。“干板硬正”是我从小到现在听到她经常说的一个词。

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较多。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样的家庭负担很重。父亲是一名民办教师,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哥哥姐姐们年龄又小,所以,家里的农活几乎都压在了母亲的肩上。她任劳任怨,辛苦劳作。我从来没有听到母亲怎么埋怨。那时家里虽然穷一些,但是都还能吃饱肚子,而且母亲总会竭尽所能给我们做一些好吃的,我对母亲做的韭菜盒子记忆特别深刻。

尽管那时家里很穷,但是很温馨。母亲经常说,“穷就穷点,但是要穷的有骨气,要干板硬正”!(李献)


03

母亲去世虽已二十四年了,但我仍时常想起她的音容笑貌。母亲曾教导我东西不要随便乱放,分类存放便于寻找。在农活家务之余,母亲喜欢整理家务,她的标准和要求是,东西该放哪放哪,还制定了方案:棉衣放在大板箱里,夏秋穿的放在小板箱里(大小板箱都是母亲出嫁时娘家陪送的),鞋子放在床底下,农机具放在牲口屋里,证件类放在葫芦瓢里。父亲是个急性子,但每每找东西,只要按着母亲说的地方去找,保管一找一个准。时间长了,我们一家大小都知道家里东西的放置情况,不仅好找,还节省不少时间。这个习惯已经影响了我大半生。(杨大轩)


04

“做人要诚信!”母亲是这样教导我,也是这样做的。小时候,母亲在街上摆个小摊解决了全家人的吃穿问题。遇到资金周转不开时候,一大早母亲会出门向三叔或邻居借几十元,并说好晚上还。不管晚上几点收摊回家,母亲总会拉着父亲去归还早上借的钱。虽然三叔他们多次说了不用这么着急,但母亲总是执拗地坚持当天借当天还。挂在母亲嘴边的话就是:“说好了啥时还就要啥时还,做人要诚信。下次再借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了!”。母亲,您是我一辈子的榜样。(吴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