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嫦娥奔月 中华圆梦
来源:确山县 发布时间:2020-12-02

11月24日4时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托举着“嫦娥五号”探测器飞至地月转移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嫦娥五号”发射,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将实现我国航天史上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实现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奔月不止,逐梦不息。上一次“嫦娥”奔月是在2018年岁末,飞行约40万公里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次,“嫦娥五号”探测器将重点实现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完善探月工程体系等三大工程目标。

中国的航天精神与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北大荒精神等诸多精神一道,成为中华民族圆梦征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中国人实现强国梦的征途中的精神坐标之一。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国人在许多领域都无所畏惧、自立自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用超出西方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八年抗战,艰苦卓绝,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三年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领导的旧军队,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卧冰爬雪的艰苦条件下,用炒面加步枪打败了以美国军队为首的拥有机械化战斗装备的多国联军,打出了中国军队的赫赫声威,打出了以后几十年的和平。为了不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核讹诈,中国在建国初期民族军工企业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苦心孤诣,没条件创造条件,硬是搞出了“两弹一星”,令西方大为震惊、瞠目结舌。

脱贫攻坚是新中国在和平年代里完成的又一项前无古人的历史壮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九千多万党员与十四亿人民一道,汇入战胜贫穷、摆脱贫困的攻坚洪流,众志成城,百战不殆,利用数年时间集中攻坚,即将实现整体脱贫、步入小康的愿望,为联合国减贫事业树立了样板,做出了伟大贡献。

疫情是全人类的公敌,每一场疫情来袭都是对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2003年的非典没有吓到中国人民,面对2019年年末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直面现实,绝不避让,积极应对,科学防御,有效抗击,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就控制住了疫情蔓延,成功战胜疫情,并与世界各国分享抗疫经验,向他们提供人道主义救助,赢得了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信赖,博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事实胜于雄辩,真理摆在面前。虽有极个别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枉顾实事,一再抹黑中国,但中国“身正不怕影子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站得正,行得端,任它风吹浪打,我自稳如磐石。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思维是正常的,不是一两个跳梁小丑能够左右得了舆论、说黑谁就黑谁的。

五千年华夏文明,五千年嫦娥奔月。奔月不止,圆梦不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是一只称职的“领头雁”。在党的领航下,中国人民曾经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在今后的圆梦过程中,也一定能够攻克一个又一个堡垒,最终圆了伟大的中国梦。(文秘室 朱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