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不负苍生不负卿
来源:确山县 发布时间:2021-04-12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然而,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却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提醒背道而驰,放不下“千里做官只为财”的利己观,追求“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发财梦,背离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踏入仕途之初就摆不正初心,以致于当官后视公权力为私器,用公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

当官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个别人当官的动机不纯,当官期间的作为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大相径庭。大部分人都想当官,渴望在当官期间有所作为,在群众中留下好的口碑。封建官吏长期受儒家思想的浸染熏陶,把“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作读书人的梦想,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从政者的愿望,把百姓的口碑看得比金钱更重要。时代发展到今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同样拥有致仕的传统思想,把不负苍生期盼和不负党的信任作为自己从政的最高追求。

不负苍生不负卿,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要时时想着、处处做到、始终不渝,却是一件不易之事。个别党员干部,为官之初信誓旦旦,然而真正拥有了权力,面对一拨拨“捕猎者”抛出的鲜肥诱饵,经不住“糖衣炮弹”的巨大诱惑,把初心抛至脑后,把誓言扔到一边,任滔滔贿流把自己淹没吞噬。“贿道一开,辗转滋厚”,受贿的口子一旦撕开,贪欲就会像春草一样疯长。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慎初慎微上下功夫,谨慎对待第一次登门行贿之人,谨慎对待看似微不足道的行贿钱财。针尖窟窿斗大的风,防止漏风的最好办法就是筑牢廉洁防线,没有窟窿,不留窟窿,有了窟窿及时打牢补丁。

民是苍生党为卿,不负苍生不负卿。为民服务是为官者的本分,让地方政治生态清明,让治下安定和谐,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不负苍生信任,不负党的重托,是为官者的追求。县委书记焦裕禄不负兰考百姓,带领群众勇斗“三害”,“生也沙丘,死也沙丘”;公安局长任长霞不负组织重托和登封群众期盼,不惜以身殉职,用雷霆万钧之势扫黑除恶;大学教授李保国不负太行山区的贫困群众,扎根太行三十五年,带领群众把一座座荒山变成脱贫致富的“银行”,被百姓誉为太行山上“新愚公”。以人民利益为利益,以群众安全为安全,以百姓幸福为幸福,许多奋战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的党员干部抱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不负苍生不负卿,把一张张捷报写在了脱贫攻坚的大地上。

为苍生负责,让党组织放心,考验着每位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心,考验着每位党员对党组织的忠诚度。在富民强国的征途上,不负苍生不负卿永远没有休止符。唯有赓续奋斗、接力赛跑、只争朝夕,才能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上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根固本。(文秘室 朱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