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苑 | 初心永恒 忠诚如一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1-05-30

      有这样一位老英雄,人们称赞他“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忠诚如一”、“用自己的朴实纯粹、乐于奉献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他就是山东省文登县(现威海市文登区)人张玉华,享年101岁。

  张玉华是天福山起义的领导人之一,起义部队后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张玉华任一中队指导员。袭击牟平县城后,第一大队在雷神庙被日军包围,张玉华在战斗中受伤的情况下,仍然背着身负重伤的胶东党组织负责人理琪突出包围。这种崇高理想,这种浩然正气,这种榜样的感召,正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时代赋予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重要使命。

  张玉华将军自1986年离休后,并未真正休息,他总想着尽自己的能力发挥余热,为大家做点实事。“我现在有‘四为’,一为青少年下一代服务,二为在职人员服务,三为老年人服务,四为老区服务。”张玉华说。离休后,张玉华担任了很多社会职务,先后担任了家乡山东文登市几所小学及南京市二十九中等十几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定期去这些学校为学生们做报告。张玉华经常给孩子们上课,还经常给在职人员和老年人做讲座。“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贪污受贿、铺张浪费。所以对在职人员加强传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必要的。”对于老年人,他乐于和他们分享养生心得。这几年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向有关部门反映的情况很多,写的材料有厚厚一大摞,不少部门还给他写来感谢信。张老将这些“回报”看得很重,特别是一些他资助过的学校的孩子逢年过节会来看他,让他很高兴。

  张玉华20多年来投身慈善事业,用自己的收入先后向全国各地贫困群众、学校捐款40万元,捐赠大米两万斤,2012年他获得了“中国好人”的殊荣。在张玉华老将军生活的南京宁海路街道颐和路社区,提起他,社区居民无不竖着大拇指激情点赞:“老将军乐于奉献,关爱社区部分困难居民的生活,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据张玉华老将军身边工作人员透露,1986年张玉华老将军离休以后,一直积极投身慈善事业,用自己的大部分收入向群众、学校捐款捐物。老英雄张玉华的奉献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道德积淀,包含着克己、真诚、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价值取向,既见信仰信念,又见人格风骨,更见修身齐家、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彰显着为初心使命不懈奋斗的至诚大爱,体现了初心永不改、忠诚如一的精神高度。

  人生因追求而精彩,生命因奉献而美丽。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张玉华靠的是一个党员的信仰;离休之后,不搞特殊、不向组织提任何条件,张玉华坚守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离休后20多年来,不忘初心、不负使命、不改本色、忠诚如一,张老用自己的朴实纯粹、乐于奉献书写了精彩人生,传承和放大了新时代的奉献精神,为我们逐梦前行的路上高立起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

  逐梦新时代,放大张玉华的乐于奉献精神,在平凡中彰显伟大,在普通中彰显崇高,让奉献有更强劲的动力,让奋斗有更坚定的步伐,做老英雄张玉华奉献精神的忠诚传承者、忠实传播者,挺起逐梦前行的精神栀杆,汇聚新时代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就能在“我们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的奋进中,进一步拓展党员干部无私无我、责任担当的精神境界,唱响新时代的奉献之歌,让人生在奉献中闪亮,在奉献中燃烧,当好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是需要一点奉献精神的。不求名利、不求回报、不求虚荣、不求享受,只求做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能实实在在为社会做些事情的人。这种奉献是最平凡的,是默默无闻的,但也是最崇高的,是感天动地的,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老英雄张玉华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平凡与崇高,更深深地感受到这种人生追求的美好、这种精神富有者的幸福味道。(平舆县住建局 孔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