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建议直指制度漏洞,既敲响警钟又指明方向,我们一定逐条整改,全面封堵风险隐患。”近日,泌阳县某单位负责人收到纪检监察建议书后郑重表态。这一场景,正是该县纪委监委将纪检监察建议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工作缩影。
近年来,泌阳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将纪检监察建议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抓手,通过规范标准强根基、靶向施策解难题、闭环管理促长效,推动纪检监察建议从“一张纸”转化为“治理策”,成为织密基层监督网、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一环”。
规范标准是提升纪检监察建议质效的基础。该县纪委监委严把源头“质量关”,组织各科室、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专题学习《纪检监察建议工作办法》,系统掌握适用情形、制发流程等核心要求。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工作指引》,围绕问题描述、原因分析、整改建议等核心要素,要求问题表述具体、原因剖析深入、建议措施可行,杜绝内容空泛、指向模糊,确保建议书制发合法合规、精准有效。
该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过程中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成因和制度根源,精准识别机制漏洞和监管盲区。注重从个案问题向类案治理延伸,既“点症结”直指关键问题,又“开方子”明确整改路径,推动有关党组织或单位以案为鉴抓整改,实现“发出一份建议、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套制度、推进一域治理”的综合效果。
为防止“一发了之”“纸面整改”,该县纪委监委构建“全周期管理”机制,由制发部门建立专项台账,动态跟踪整改进度。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约谈提醒、督促加压,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推动纪检监察建议从“短期整改”向“长效治理”延伸。
“纪检监察建议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泌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提升建议的精准性和执行力,让每一份建议都成为推动治理提质的‘催化剂’,以严密监督织牢管党治党‘防护网’,为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提供坚实保障。(泌阳县纪委监委 朱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