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要闻

【扶贫领域以案促改·书记谈】鹿邑县:围绕“五突出” 推进以案促改

2018-09-29 10:57 来源: 周口市纪委监委

为开展好扶贫领域以案促改工作,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传导压力,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能量,鹿邑县以五个“突出”为切入点,持续推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突出选题剖析。组织全县25个乡镇(办事处)甄选出35起优亲厚友违规办理低保、违规领取危房改造资金等扶贫领域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剖析,要求各单位围绕典型案件举行“案件剖析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岗位中层干部、服务管理对象等参加,听取意见建议,找准问题症结,分析案发原因,分析案件特点,查找制度漏洞,研究制约措施,撰写剖析报告,制订整改方案。

突出警示教育。拓展教育方式,适时开展警示教育,努力把执纪审查成果转化为教育警示效果。开展集中宣讲活动,筛选扶贫领域6起典型案例,由县纪委班子成员带队,组成8个宣讲组,面向26个乡镇扶贫一线干部、村两委委员开展扶贫领域案例警示教育宣讲活动,通过剖析案例,归纳扶贫领域多发易发违纪违法案件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宣讲活动现场由扶贫一线干部、村两委委员当场讲心得、谈感受、表态度,使全县基层一线扶贫干部受到教育。现场宣布处分决定,同步开展警示教育,结合处分宣布送达制度,要求当事人在全体人员会上公开检讨,陈述事实,剖析问题,用当事人的言行感化人,让已违纪者回头、想违纪者止步。依托法院审判阵地,组织基层村干部到庭旁听村干部扶贫领域典型案件的审判过程,通过零距离、面对面的旁听,真切感受法律的威严和违纪违法的惨痛教训,增强本土案例的感染力和警示效果。

突出舆论引导。以筛选的35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作为“活教材”,通过案情通报、案发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表态、处分人员忏悔、纪法分析、下发整改建议等,制成专题片,在鹿邑县电视台“清风鹿邑”栏目定期播放熟悉的人、熟悉的事,警示熟悉的人,提升本土教材的教育活力,促使教育入心,截至目前,共制作扶贫领域警示教育专题25期;充分利用《新鹿邑报》“清风鹿邑”专栏、鹿邑县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大力宣传廉政工作动态、先进典型,公开通报典型案件,主动接受各方监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崇尚廉洁的良好氛围。目前,在各类新闻媒体共报道相关新闻稿件15篇。

突出整改落实。扶贫领域案发单位对查摆出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台账中要确定整改问题、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领导、完成时限。出台下发《关于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督查考核方案》《鹿邑县以案促改工作考核内容及评分细则》,县纪委适时对各单位以案促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了解、民主测评、定期回访等多种方式督查整改情况,并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下发督查反馈意见书,以强力督查督导倒逼整改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已制定下发扶贫领域以案促改督查整改反馈意见书25份。

突出制度建设。为确保扶贫领域以案促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县纪委针对扶贫工作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督促指导案发单位针对典型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对现有制度进行审查、评估和清理,制定《关于建立建全以案促改工作的长效机制》《关于建立健全侵害基层群众利益问题的长效机制》等5项制度,巩固深化制度建设全覆盖工作成果,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下一步,鹿邑县纪委将持续加强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的处置工作,将执纪审查的重点放在扶贫领域,严肃查处脱贫攻坚责任履行,督促扶贫政策落实到位;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督促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同时,高度关注脱贫攻坚中的涉黑涉恶腐败问题,要在开展以案促改的同时,把监督执纪问责牢牢抓在手上,以强有力的纪律执行,保障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责任编辑: 周口市纪检监察网管理员
  • 版权所有:中共周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周口市监察委员会
  • 地址:周口市光明路1号 电话:0394-8260333
  •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7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235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