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宣(生卒年不详),字少平,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官员,因办事不畏权贵,为官清正廉洁,秉公执法,被光武帝称作“强项令”(硬脖子的洛阳令),百姓称颂道:“桴鼓不鸣董少平”(董宣衙门前没有击鼓鸣冤的人)。董宣任洛阳令时,居住在此的有很多皇亲国戚,他们骄奢淫逸,专横跋扈,根本不把洛阳令放在眼里。连他们的家奴也狗仗人势,胡作非为,京城百姓敢怒不敢言。一天,有人控告湖阳公主(光武帝的姐姐)的心腹恶奴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杀人后躲藏在公主府中。经董宣调查核实,案情真实,京城官吏、百姓都在暗暗观察,看他能否动真碰硬。
董宣派衙役在公主府第附近秘密监视,以伺机捉拿杀人恶奴。一日,湖阳公主乘车外出,杀人恶奴依然洋洋得意地陪乘。董宣立刻率领衙役守候在公主必经之地夏门亭。当湖阳公主的车马驶近时,早已“恭候”此处的董宣拔刀挡住公主的去路,厉声斥责公主不该目无国法,窝藏、庇护杀人恶奴。同时,喝令恶奴滚下车来,并就地将其斩首正法。
湖阳公主何曾受过这等屈辱,随即掉转车头,直奔皇宫,向光武帝哭诉。光武帝听了姐姐的一面之词,勃然大怒,发誓要用竹鞭把董宣打死,为姐姐出气。
董宣处决了湖阳公主的家奴,便做好了殉法的准备。他奉诏进宫时,泰然自若,还未等光武帝刘秀开口,便正义凛然地说:“我请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怒气冲冲地责问:“你胆敢当众侮辱公主,还有什么话可讲?”董宣从容不迫地答道:“皇上靠施行仁德、除暴安良才复兴了汉朝,可如今却纵容公主庇护杀人恶奴,陛下还凭什么去治理天下?臣一入仕途就只知依法办事,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说罢,便一头向殿柱撞去,顿时血流满面。
光武帝见状,即令宦官上前拉住董宣,并声称只要向公主磕头赔罪就可免其一死。可是,董宣却双手撑地,宁死也不低头。好在光武帝是个较为开明的君主,最后还是让侍臣将董宣搀扶回去,并赏他30万钱,以示安慰和褒奖。但董宣分文未留,全部分发给了下属官员和百姓。
董宣74岁病逝于任上。光武帝派使者吊唁,见只有一条布被单覆盖在董宣的遗体上,家中只有“大麦数斛,弊车一乘(意即破车一辆)”。光武帝刘秀闻奏后感伤地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于是,以大夫的礼节厚葬了董宣。(沈丘县纪委监委 李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