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商水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坚持行业监督和执纪监督相结合,围绕农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三资”管理使用,持续强化监督检查,以精准问责推动责任落实,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该县纪委监委制定下发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细化范围内容,明确方法措施,建立“周通报、月排名、季考核、年总结”推进机制,通过梳理台账、实地走访、召开会议等方式,督促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对全县行政村集体“三资”开展全面排查,重点对村里闲置学校、坑塘、小片荒、道路树木等资产资源进行摸排,比对各村报表与镇财政所“三资”台账,确保底数清、数字明。
为有效提升“三资”管理效能,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作用,采取“纪委+职能部门”联合协作模式,聚焦党务村务公开、民生设施改善、产业项目资金等长期性任务和工程项目建设、群众反映事项等阶段性任务,采取实地监督、座谈调研的方式,深挖问题线索,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同时,积极探索提级监督新模式,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农村大数据管理平台,推动各类数据资源进入监督平台,利用科技手段深挖背后“责、风、腐”问题,不断延伸基层监督触角。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对信访举报、审计监督、巡视巡察交办的涉及“三资”管理问题线索开展“回头看”,深入分析案件查办情况和问题根源,着力发现制度建设、风险防控等深层次问题,通过调研督导、下发工作提示函等方式,督促推动县财政、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制定完善措施,强化村级组织财务规范化管理,不断织密扎牢制度笼子,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做好‘后半篇文章’,着力发现暴露出的监督缺失、监管缺位等问题,坚决防止陷入治理反复再治理‘怪圈’。”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王怡萌 乔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