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违纪违法案例暴露出的问题,以及查摆剖析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短板,围绕授权、用权、制权等环节和明责、履责、追责等事项建章立制,对不适应形势发展和存在漏洞缺陷的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日前,鹿邑县纪委监委选取发生在本地的六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集中开展以案促改工作。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为落实好全县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胜年各项工作任务,坚持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效应,补齐不能腐的制度短板,激发不想腐的内生动力,着力政治生态,全面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快”字当头,周密部署。县纪委监委按照决胜年行动方案要求,及时召开以案促改工作专题部署会,全面启动扶贫领域集中以案促改工作。要求全县各单位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并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同时,注重舆论宣传,及时发现总结特色亮点做法,做好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警”字高悬,集中宣讲。注重运用典型案例持续深化警示教育,精选6起2019年以来查办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开展为期一周的扶贫领域警示教育集中宣讲活动。共组成11个宣讲组,每组明确一名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别到26个乡镇(办事处、管委会)及民政、住建、人社等与扶贫相关的8个重点单位,开展宣讲活动,通报典型案例,剖析“案中人”走向腐败堕落的心路历程及案发根源,单位相关负责人表态发言,与会代表谈感受悟心得,宣讲现场一环套一环,给与会党员干部思想带来了强烈的警示震撼,促使扶贫一线干部从身边这些“活教材”中深刻汲取教训,以案为鉴,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杜绝产生最后一年“捞一把”的思想。
“改”字托底,精准施治。在集中学习教育的同时,各单位对照所选取的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及案发原因等,联系本单位实际,通过召开一场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一次警示教育大会、举办一次典型案例漫画展、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附加值”。同时,及时启动问题整改工作,对查摆剖析中发现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分类处置、挂账督办、销号管理等问题整改工作制度,做到“六个明确”。
“督”字跟进,务求实效。组成督查组采取不定期检查形式,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集中以案促改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重点督查问题排查是否精准、突出问题是否整改、工作效果是否明显等,确保达到“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真正做到精准施治、靶向治疗,防止摆花架子、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确保扶贫领域专项以案促改取得实效。(鹿邑县纪委监委 王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