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明白墙” 监督有保障
来源: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06-08

“以前老觉得村上办事慢,觉得都是人情关系有阻碍,今天看了这面墙才知道咱村上也有一整套办事流程,正规得很。”桐柏县安棚镇朱洼村张岗组朱文有说。

“我们现在有啥事都看这面‘明白墙’,修路花了多少钱,有啥新政策要实施,娃们上学有啥减免政策,村干部平时都有啥职责,墙上都写了……没事当新闻,有事看看就知道该找谁、该咋办,方便明了。”张岗组李长四说。

今年以来,桐柏县纪委监委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保障村民对村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将监督下沉,把小微权力公开作为转变作风、依法行政、勤政廉政的一个重要手段,给村级小微权力套上“紧箍咒”。

该县纪委监委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话题、当下社会发展的热点,公布小微权力清单,将原本模棱两可、“遮遮掩掩”的小微权力加以确认,由点到面,把公开内容单一化转向全面化。在公开内容上,由传统的侧重财务财产公开,延伸到村两委会议重大决策、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土地征用补偿及拆迁费用、低保五保办理、干部工资及补贴、脱贫攻坚贫困户识别、政策落实及项目实施公开等,真正做到村务公开横到边、纵到底;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决策民主化、程序规范化,在事项结果公开的基础上延伸到事前、事中公开,在事项公开的内容、完成时限、责任人等方面都进行了细化,真正做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程透明,全部交底;由一般性问题公开延伸到河滩、荒山、堰塘承包等具体实质性问题公开,按照“阳光工程”要求,全部实行“阳光操作”。公开的每一项都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挤压“微腐败”的生存空间。

村民们纷纷说:“没公开前,村里办个事、发个钱,大家都觉得有猫腻,心气不平,甚至还有人跑到村部闹情绪,觉得自家少发了。现在公开晾晒了,大家都习以为常,偶尔路过公开栏瞥一眼,反倒不怎么较真。”

“对村干部来说,有了这面墙可以更好地向群众解释工作程序和相关政策,可以减少工作误解。对村民来说,事情怎么办,办到哪一步,结果怎么样都是公开透明的,有迹可循,有人可问,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促进干群关系。”该镇纪委书记杨吉鸽道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声。

据了解,该县纪委监委下一步将推广建立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监管平台,充分发挥村监委会日常监督、村民微信群和村情发布征求意见,在公开方式多样化上下功夫,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强化对村级小微权力的有效监督。(张欣慰)

版权声明 主办:中共信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信阳市监察委员会
备案序号:豫ICP备16004025号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