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稳监督职责 护航群众幸福

2021-09-17 18:00 来源: 清风新乡

扛稳监督职责  护航群众幸福

在辉县市,纪委监委机关干部来到赵固中心校安置点,现场查看饭菜卫生、消毒、扫码测温和核酸检测情况;在获嘉县太山镇,疫情防控、救灾物资领取发放是纪检监察干部关注的重点;聚焦卫辉市垃圾清运工作,督导积水抽排、卫生消杀及防控卡点设置,一度是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心头的牵挂……
总有一种惦念令人踏实,总有一种关怀让人温暖。在洪水来袭的危难时刻,在家园重建的紧要关头,在复工复产的重要时期,都有纪检监察干部精准的监督、不倦的守候。
这是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敢担当、善作为的缩影。市纪委监委恪守监督这一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坚持不懈强化监督职能,凝聚监督合力,扛稳监督责任,创新监督方式方法,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得到新成效。
靠前监督 防汛救灾有了坚强纪法保障
汹涌肆虐的洪水,难挡纪检监察干部“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脚步。
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先后召开紧急会议,下发《关于加强对受灾群众安置点监督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对救灾款物监督检查的通知》。成立工作专班,下设7个监督检查组,全面督导全市防汛救灾各项任务。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浩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既督又战。无论是在辉县市南水北调工程,还是在卫辉市东孟姜女河河堤薄弱点,亦是到受灾最严重的村庄,张浩与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昼夜奋战在抗洪救灾前沿,对防洪排涝、群众转移、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部署协调、督查督导,确保防汛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面对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的双重考验,市纪委监委7个监督检查组分赴全市12个县(市、区),全方位监督检查疫情防控重点领域、重要场所和关键环节,及时发现问题,现场督促整改。
一支由40多人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在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的带领下,紧急参与卫河大堤抢险加固、受灾群众引导疏散、救灾物资转送转移。另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忙碌在学校安置点,他们装卸物资、打扫无主庭院、卫生消杀,传递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和奉献。
“一定要认真排查,确保不落一人,我亲眼看到村里没人才安心。”汛情期间,卫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葛林奔赴灾情严峻的上乐村镇,驻点督导,没有离开一天。与此同时,当地派出的10个督导检查组分赴河道险工段、城区积水点和排涝泵站等防汛一线,并与干部群众一道铲泥土、背沙袋、堵缺口。
“安置点人员密集,要注意做好防疫消杀措施,及时向受灾群众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在河南经济贸易技师学院安置点,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主任洪飞不住地叮嘱,并查阅了接收人员台账、卫生消杀记录、成立临时党组织等相关资料。
据统计,汛情期间,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共派出433个监督检查组,检查防汛救灾各项工作1833次。市县两级130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力量,使纪检监察的旗帜在抗洪抢险的战场上高高飘扬。
闻令而动,令出行随。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到哪里,监督检 查就跟进到哪里。 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农村、社区、高速卡口和企业等地,全覆盖监督疫情防控,督促落实防控责任。 通过对600余家企业复工复产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市纪委监委先后向市委提出66条工作建议,被悉数采纳并转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 市委主要领导7次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关键时刻,市纪委监委以人民为中心,及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把纪律挺在了抗洪救灾第一线。
尽锐出战 助推更优营商环境
“大部分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能够坚守岗位,工作秩序井然,但个别地方还存在日常管理不严、工作纪律涣散等问题……”这是13个明察暗访组,通过实地查看、业务咨询、群众走访等方式,对全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等进行的一次全覆盖明察暗访。随后,3类14个具体问题被通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有损我市营商环境的行为得以查处。
“多亏了纪委督促,我们办理企业补助资金已从过去的‘多头跑’变成了‘一站式’,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立涛激动地说。
让企业感受到“问题有人管、意见有人听、利益有人护”。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同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落实落细“访万企·解难题”、专项监督等具体措施,深入全市1040家各类企业生产一线,倾听意见建议,帮助解决问题。目前,企业反映的172条问题、62条建议已建立台账,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解决。
围绕“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一系列监督放出“大招”:紧盯人社、财政、自然资源与规划等重点领域,紧盯资金项目审批等关键岗位和环节,紧盯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紧盯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408次,发现问题106个,提出整改建议101条,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整改落实。
民生为要,绘就幸福底色。4个调研组分赴8个县(市、区)有关乡镇、村企业走访座谈;从800份与居民就业、稳企稳岗、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落实情况有关的问卷调查中,梳理出保障基本民生工作相关的33项问题;“三个监督三个覆盖”大走访活动中,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机构共走访2820个村庄,10980户、23580人次,发现问题1552个,已反馈到各有关责任单位并督促整改落实,解决问题1538个……
一个个精确的数字背后,印证着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扛稳监督责任的卓越成效。
奋楫笃行  监督效能有了质的提升
“以往,由于监督检查室人员力量不足,监督检查室与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各派驻机构之间协作不够紧密,日常监督也不容易形成合力。现在,市纪委监委通过‘1+5+2+X’协作机制,建立协作区,可以统一调配人员力量,过去几天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很快就可以顺利完成,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市纪委监委干部这样介绍。
什么是“1+5+2+X”协作机制?即以1个监督检查室、5个派驻机构、2个县(市、区)纪委监委以及派出机构(市管企业、大中专院校纪委)为单元,组成监督检查协作区。各协作区按照“一盘棋”思路,统筹调配资源,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和专项治理,办理重点问责事项和重要问题线索。
这样的协作,在防汛救灾监督工作中起了大作用。市纪委监委各监督检查室深入对口联系的县区、职能部门监督,并对联系的县区和派驻机构进行指导。针对救灾物品管理发放等重点领域,驻民政、卫健等派驻机构24小时驻点监督,确保物资及时有序发放至群众手中。
近年来,各协作区整合力量,对81个市直单位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11个市直单位以案促改工作落实不力整改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压实相关单位主体责任,进一步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从“单打独斗”变为“联合作战”,协作区模式凝聚了监督合力,提高了工作质效。
响鼓擂重锤。我市纪委监委将牢牢守住政治监督的根本定位,统筹衔接好正在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灾后恢复重建监督,忠诚履职尽责,扛起监督执纪重任,构建起密不可破的监督大网。


责任编辑: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