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记,本村的李万涛家庭正深陷生活的困境,急切地期望能够申请低保以获得援助”。在集中整治活动走访排查过程中,中和镇后寺村的村干部反映了一个令人揪心的情况。
刚从分管民政的副职调任镇纪委书记的我接到这一反馈后,没有丝毫耽搁,迅速组织镇纪委和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入户,深入探究其真实状况。
“您的家庭情况能和我们说一下吗……”
与李万涛交谈后得知,李万涛被慢性肾脏病5期和糖尿病5期这两种疾病缠身。为了治疗,他多次住院,耗费了大量的钱财,每个月仅透析和吃药的费用就高达1500余元。女儿李炎在信阳教育学院上大一,每年仅学费一项就高达18130元,儿子李胜举正在获嘉县同盟学校上初三,正处于学业的关键冲刺阶段,需要家庭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保障。疾病的折磨不仅让他的身体饱受摧残,更是彻底剥夺了他的劳动能力,妻子也不堪忍受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选择离婚,这无疑让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然而,家庭劳动力的缺失,使得获取经济收入变得异常艰难。同时,高额的医疗费用和不断累加的教育支出,如两座沉重的大山,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是困难群众的“及时雨”“雪中炭”,“要保障低保金精准发放!”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我发挥之前分管民政工作的优势,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村里紧密配合,积极筹办低保手续,同时督促镇民政部门争分夺秒按照程序办理。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每一次沟通内心都充满了希望。
在与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6月份成功确认该家庭3人纳入低保范畴,7月起他们开始享受低保待遇。
得到这一消息,李万涛流着泪颤巍巍的拉着我的手说道:“家里的事情不知道要向谁说,能享受什么补助政策也不清楚,办理的流程更是不知道,要不是杨书记你,俺这一家儿都不知道咋办……”
从李万涛家中离开,我也激动的流泪了,是为帮助到这个家庭而感到高兴,也是为自己辛苦奔劳取得的结果感到欣慰。
“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这份援助犹如一束明亮的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给予了他们坚持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相信在这样的关怀与帮助下,越来越多像李万涛家庭这样的困难群体能够逐渐走出困境,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在工作日记上写上了这样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