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展示我市纪检监察机关一年来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十二届市纪委二次全会召开营造浓厚氛围,即日起推出“迎全会·正风反腐这一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辉县市:作风引领 监督保障 营商环境再提升
“农业农村局的同志多次主动上门对接回访,帮助我们申请政策、协调资金和技术,现在合作社建起了606立方米的冷藏气调保鲜库,增加了冻干机和冻干设备,不仅克服了之前普通冷库库容小、原材料无法接续供应的难题,还帮我们扩大了产能、打开了销路,周边果农的收入也增加了!”讲起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辉县市南寨镇三官庙山楂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王新生高兴得合不拢嘴。
去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责任担当,紧盯市场主体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扎实开展监督检查和集中整治,通过“13710”联合作战机制,充分发挥联动优势以周交办、月点评的形式总结点评、压茬推进各项任务,力促作风转变、效能提升,为推动全市营商环境不断好转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障。
一是细察实情,把脉问诊,当好观察员。该市纪检监察干部通过开展“访万企·解难题”活动,下沉至100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典型性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听取收集企业关于营商环境需要解决的突出难题和意见建议,建立线索台账移交机制及时跟进反馈。根据企业反映的问题,督促职能部门找准症结和要害,依法依规重点解决,推动行业管理部门清理、规范入企检查事项,切实解决了一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难题。
二是动真碰硬,精准执纪,当好监督员。该市纪委监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抓手,室、组统筹协作,靠前跟进监督,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系列活动。在来访接待中心和全市22个乡镇以及人社局、发改委等职能部门设立举报信箱,并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公布问题线索投诉举报电话、来信来访地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于群众反映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优先受理、优先处置,举报处置机制日渐完善。经梳理,在对全市55个重点部门开展的专项监督检查中,共查摆突出问题46个,已经整改完成39个。查处破坏营商环境案件2起,移送司法机关2人,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推进以案促改,形成了强烈震慑,先后有4人主动投案,真正实现了查办一案、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
三是建章立制,规范引路,当好护航员。该市纪委监委牵头建立了乡镇(街道)、企业评议职能部门及重点科室机制,依托“共通办”平台,一月评议打分,一月通报排名,服务好不好,服务对象说了算,强化结果运用,倒逼职能部门和重点科室优化服务、转变作风。先后出台《辉县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标长制度实施办法》《辉县市招商引资扶持办法(试行)》《关于建立招商引资项目预审机制的通知》等规范制度文件,进一步激励招商引资和规范行政执法部门入企检查行为;在全市设立20个行政执法监察点、特邀25名各行各业优秀代表作为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实时监测、了解一线市场主体对相关单位存在的问题和对处理问题的满意度,不断进行再收集再反馈循环推进,社会反应强烈,企业反映良好。目前全市规模以上168家企业信息,土地、环保、立项、注册等项目落地流程材料的收集等基础工作已梳理汇总完毕,该市各乡镇累计开展招商活动193次,上报招商项目76个,开创了“创业领域非禁即入、创业环境有障即清、创业服务有需即帮”的全市大招商工作局面。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下一步,辉县市纪委监委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与作风纪律大整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作用,以作风为引领,以监督作保障,综合施治,持续发力,以优质的营商环境推进辉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该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宇表示。(侯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