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这里召开周例会,目的是传达十四届市纪委常委会第53次会议精神,听取各镇汇报上周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本周纪检监察重点工作。”6月5日上午,长葛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主任、第三纪检监察协作区主任葛洪涛在大周镇主持召开第三纪检监察协作区周例会。
纪检监察协作区周例会制度是长葛市纪委监委不断加强乡镇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推动监督执纪向基层一线延伸的有效举措之一。对于释放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监督活力、形成监督合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段时期以来,长葛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建立基层监督“1+5+3”工作体系,明确县级主导、乡镇主抓、村级落实的责任链条,通过片区协作、组团作战、交叉办案、提及办理等方式,把各类监督贯通起来,有效推动监督下沉融入基层治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1”,即由市纪委监委牵头统筹安排基层监督工作。每年年初由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对各镇(街道)纪(工)委的日常监督、线索查办、信访举报、阳光公开、“三资”提级监督、以案促改、“双报双评”、廉政教育等重点工作统一安排部署,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实行清单化管理。
“5”,即依托5个纪检监察协作区开展监督工作。坚持地域分布、就近整合、优势互补、有利工作原则,将全市16各镇(街道)划分为5个纪检监察协作区,有效配置机关5个监督检查室、16个镇(街道)纪(工)委人员,实行办公统一场所、人员统一管理、任务统一安排、力量统一调配、线索统一查办,在重点事项监督、涉纪信访处置、案件办理、宣传教育等工作上实现上下贯通,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3”,即有效发挥“三员”一线监督作用。在全市359个村(社区)配齐村级纪律检查员、监督信息员、村监委委员,实现一村“三员”全覆盖。市纪委监委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日常管理、考核体系、激励保障等制度,激励“三员”担当作为,确保力量下沉到群众身边。
此外,该纪委监委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创新方式方法,灵活开展监督。比如,大周镇纪委运用“纪检监察+财务”,推行全镇财务管理“753”工作法,为集体“三资”装上“安全锁”。后河镇闫楼村在“闫楼我的老家”微信公众号中增设“基层监督”链接,搭建廉政教育、三清创建、村级监督、以案促改、教你举报等板块,打造基层“指尖上”的监督平台。长社路街道办事处实行监督月报制度,要求辖区内各村(社区)每月制定监督计划,明确监督内容,细化工作要求,并将工作情况以清单形式上报,实现监督工作量化管理。
“‘1+5+3’监督体系的建立,实现了村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双向衔接’,让监督直达‘神经末梢’。”该市监委委员韩平表示,下一步,将紧盯村级集体“三资”、“三务”公开、移风易俗等乡村振兴领域的重点事、关键事,持续加强治理力度,不断提升基层监督的精准性、协同性、有效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闫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