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低保发放了吗?”
“发了!上周就发了。以前不知道什么时间发,总到村里去问,现在好了,有了‘民生资金监督管理’平台,进去看下就知道发没发了。”许昌市建安区椹涧乡时庄村村民王伟民对来访的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道。
为进一步将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融入乡村治理,强化对基层权力制约监督,建安区纪委监委结合全区乡村治理工作,在全区16个乡镇(街道)“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原有的惠农资金公示公开基础上,新增加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公开事项,群众只要登录“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就可以查看、监督村级事务运行情况,并为村级事务发展建言献策,不断增强村“两委”干部与村民互动,有效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我们通过使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与‘民生资金监督管理’平台融合,持续加大对基层‘微腐败’的整治力度。”建安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韩世涛介绍,截至目前,该区纪委监委共协调发布低保、粮食补贴等民生项目127个、公示民生资金累计10.6亿元。同时,围绕公示质量薄弱环节,组织监督检查12轮,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30件,乡镇(街道)自查自纠不规范信息86条。通过在群众家门口开展贴身监督“小平台”,撬动基层“大治理”,畅通落实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更好发挥“民生资金监督管理”平台在资金监管中的重要作用,该区纪委监委还定期对乡镇(街道)纪(工)委开展业务培训,监督检查平台使用情况,倒逼责任落实,同时督促各村(社区)运用好“四议两公开”“三个微信群”等监督手段,使监督效果最大化,真正做到让村里各项事务程序化、阳光化、公开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现在村里的事群众都晓得,有什么问题我们随时解答,大家心里疙瘩少了,亮堂多了,村里工作推行起来也更顺畅了。”建安区张潘镇城角徐村党支部书记徐克兵感慨道。(李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