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创新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机制
2012-04-09 09:06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必须织密纪检监察组织网络。河北省唐山市创新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机制,实现纪检监察组织网络“全覆盖”,着力维护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纯洁性。
深入调研,查找问题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创新,织密纪检监察组织网络,首先要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唐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振县2010年底刚一上任,就大力倡导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张振县走遍全市所有县区,在市直单位、县区、乡镇、村、国有企业5个层面分别召开座谈会,向党组织负责人、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了解情况。市纪委、监察局抽调精干力量,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大调研活动。
通过细致深入的调研,唐山市纪委、监察局全面掌握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并找出了影响和制约组织建设的“瓶颈”。
一方面,是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力量不足。受多年来的客观因素制约,每个市直单位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平均只有2人,甚至一些单位只有纪检组长一个人;全市每个乡镇纪委平均只有2人,且乡镇纪委干部同时还要承担大量其他工作任务;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力量同样相对薄弱。另一方面,是基层监管对象的过于分散导致监管难度加大。一些市直单位直属事业单位就有10多个,干部职工达数百人;有的乡镇下辖几十个村,党员有数千名。如何对这些分散的单位、人员实施有效监督,是必须予以破 解的一道难题。
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基层党组织同级监督不到位。对于《党章》中“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设纪律检查委员”的规定,为数不少的乡村、市直部门的下属基层单位和国有企业的下属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未按规定设纪检委员,使基层党组织同级监督职能弱化甚至缺位,很容易造成“末梢腐败”。
这些情况,既反映了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也为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找到了“良方”。
科学推进,织密网络
对创新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工作,唐山市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委书记王雪峰在该项工作启动之初就作出批示,并在工作过程中多次给予指导。市纪委把这项工作列为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必须全力抓好的8项创新性工作之一,在市纪委九届二次全会上专门作出部署。张振县“挂帅”协调调度,并明确指出:“这项工作事关大局,要抓紧进行、强力推进、务求实效。”
结合全市实际,唐山市纪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作出部署。其中,对乡镇纪委机构设置作出明确规定:乡镇纪委由书记、副书记和委员组成,纪委委员设3至5名,乡镇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的,设专职纪委副书记1名,专职干部至少设1名;乡镇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委员担任的,至少设1名专职纪委委员。对市属国有企业同样提出明确要求:企业纪委书记应参加或列席董事会会议,符合条件的纪委书记依法进入董事会担任董事;监察机构正职参加或列席经理(行政)办公会,符合条件的监察机构正职依照法定程序进入企业内部监事会担任监事……这些制度安排,为唐山市深入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
在市直单位层面,唐山市纪委把市民政局列为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试点,指导该局将涉及人、财、物且廉政风险较大的7个处室负责人任命为局纪委委员,在14个直属事业单位设纪检委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组织市直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观摩学习借鉴,带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由点向面”拓展。目前,市直单位1447个基层党组织已配备纪检委员975名,占应配备人数的67.4%;市属国有企业426个党组织已配备纪检委员416名,占应配备人数的97.7%。
2011年底,唐山市纪委着手研究谋划在农村设立纪检委员工作,今年年初又牢牢把握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农村“两委”集中换届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积极向市委请示协调,与组织部门沟通,将建立村级纪检委员工作纳入全市村“两委”换届工作的总体规划之中。目前,全市5106个村党组织已配备纪检委员4123名,占应配备人数的80.75%。
规范管理,务求实效
建立“全覆盖”的纪检监察基层组织网络仅是基础,通过规范管理取得实实在在的监督效果才是目的。
严格选人标准。唐山市纪委要求担任基层纪检委员的人员必须政治坚定、公正清廉、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作风优良,在干部群众中形象好,有较高威信。对初任的基层纪检委员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业务培训,使其尽快熟悉有关政策、法规,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明确履职规范。唐山市纪委规定,基层纪检委员直接参与本单位“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在人员招聘、工程招投标等风险等级高、社会普遍关注的关键环节,基层纪检委员参与现场监督;在农村宅基地审批、支农惠农补贴、社保资金发放、农村“三资”管理等重要领域,赋予基层纪检委员监督权。
严格奖惩措施。唐山市纪委建立了优秀基层纪检委员提拔使用优先考虑制度,使基层纪检委员岗位成为优秀干部培养和成长的重要平台;对工作不负责任、履职不到位、群众评价低的基层纪检委员,及时作出调整。
一系列的举措,激发了广大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011年以来,围绕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组织了45次集中监督检查,开展了56次暗访,对43人实施了问责追究,通过有效监督维护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纯洁性。(郑秀全 张丽娟 刘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