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效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效能建设,不断满足人们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让司法公正以群众看得见的形式得以实现,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商丘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是扎实开展“阳光”审判,全面落实庭审公开。中院专门制定了庭审开放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了庭审开放工作制度,并在院门外醒目位置设立了开庭公告栏,在审判区域详细标注审判庭位置;除了法律规定不应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均敞开大门接受群众的旁听。旁听人员经过安检后进入法庭旁听,无须提交申请材料,让公民凭有效证件即可参加案件审理。同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社会关注的焦点案件的旁听庭审,深入推进审判公开。
二是立案信息公开,便民服务工作前移。加强立案信访大厅建设,疏通“便民服务窗口”。中院加大了立案信访大厅建设投入力度,投入50余万元进行了改造和装修,在大厅门口和各办事窗口增设了电子显示屏,添置了安检门、X光机、触摸屏、办公家具,开辟了残疾人专用通道。在显著位置设计了诉讼服务引导台、查询台,配置了电脑、电视、电话、饮水机、纸杯,摆放了报纸、杂志和各式花卉,安装了开庭、诉讼、收费信息显示装置,悬挂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诉讼调解、救助服务、查询咨询、材料收转、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规章制度,制作了各类诉讼指南手册、常用诉讼文书样式和各类涉法、涉诉、涉执、涉访宣传活页,有效地方便了群众诉讼。同时通过实行发放司法救助资金、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为困难当事人免费提供食宿等措施,兑现了“让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的庄严承诺。认真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 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军人及农民工代表走进法院,观摩庭审、座谈交流,增进社会各界对法院、法官、法庭和审判工作的了解。
三是积极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和庭审网络直播,广泛接受监督。全市两级法院均建立网站,设立网络发言人,聘请网络监督员,开设“网评法院”专栏和QQ“民意直通车”。坚持把庭审网络直播和裁判文书上网作为“推进公正司法的阳光工程”和“指导群众诉讼的惠民工程”。除涉及国家和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案件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裁判文书一律上网公布。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实现文书上网6839件,其中中院2956件,应上网文书上网率达到了100%。对网络直播实行“一把手”工程,购置设备仪器,指派专人负责。直播工作自去年10月25日开展以来,全市法院已直播庭审102个,其中中院21个。
规范听证、审查公开制度。对群众意见较多的重大疑难案件,严格按照规定实行听证公开。对办案过程中涉及当事人或案外人重大权益的事项,法律没有规定办理程序的进行公开听证。对于缠诉缠访的案件,加大公开听证、公开质证、公开答复的力度,提高办理涉诉信访案件的透明度。对职务犯罪案件、有重大影响案件的减刑假释推行公开听证,并利用法院的电子显示屏和网站等平台,对听证的事由、时间地点、听证法官、听证参加人的权利义务等进行公开。
四是执行信息公开,破解“执行难”问题。实行执行告知制度,将执行案件承办人、采取的执行措施、执行进度等情况全部告知执行案件当事人。对所有执行案件设立执行档案,对执行过程中的通知、传票、财产申报、查封、扣押、评估、拍卖、交付、征求分配方案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记录,并向申请执行人全过程反馈执行案件进展情况。推行公开摇号选定评估、拍卖机构制度。按照《执行案件评估、拍卖机构遴选办法》、《执行案件摇号选定评估拍卖机构规则》,由中院司法技术部门进行公开选定、随机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