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住“四个关键”连续22年实现“零”集体越级访
2012-05-16 00:00 来源:
□张英辉 多年来,河北省馆陶县纪委监察局始终把做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放到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维护群众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紧紧扭住四个关键,即锁定“关键人、抓好“关键期”、突出“关键步”、解决“关键事”,把纪检监察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了连续22年未发生一起到市、赴省、进京集体上访事件。 一、明确责任,锁定“关键人”。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落实具体人员、实行责任到人,是馆陶县做好信访工作的成功做法。多年来,县纪委监察局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具体责任,锁定“关键人”,坚持常抓不懈。 一是“首问负责”,一抓到底化信访。制定了《关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实行首问责任制的实施办法》,规定无论是县纪委工作人员,还是乡镇纪委、县直单位纪检监察组织领导干部,谁首次接待和受理群众的来信来访谁就要负责一包到底,不准推诿、转嫁他人。县纪委统一印制了信访台帐,要求接访单位把接访时间、接访地点、上访人情况、上访内容、接访领导姓名及接访后对群众的解释、承诺等内容记录清楚,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存入信访档案备查。二是常委包案,深入农村解难题。根据《中共馆陶县纪委关于县纪委常委分包乡镇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通知》,每位纪委常委按照既定工作安排和信访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所分包乡镇听取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汇报、进行信访专题调研,处理信访举报问题,特别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妥善处理有集体上访苗头的事件。三是签定军令,压死责任定目标。每年年初,县纪委书记与各乡镇纪委书记、县直各单位主管纪检工作的副职签定《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责任书》,明确规定各乡镇纪委书记、县直各单位主管纪检工作的副职作为本乡镇、本单位纪检监察信访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务必保证本乡镇、本单位全年不出现一起到市赴省进京集体上访事件,凡由于工作不细致、措施不得力等原因发生越级访事件或造成不良后果的,除对该乡镇、单位通报批评外,将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第一责任人的党纪政纪责任。 二、确保稳定,抓好“关键期”。“春节”、 “国庆节” 、中央“两会”等重要时期,也是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较集中的“关键期”,县纪委采取三项特殊举措,确保全县社会稳定。一是全天侯值班接访。每逢“关键期”,县纪委实行纪委常委带班,全体工作人员轮流在县纪委信访室24小时全天候值班接访,首问负责,全力处理、化解信访举报问题,并建立值班接访台帐,详细记录值班人员在岗情况、值班期间信访举报及处理情况、处理结果、交接班情况等。并且全体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联系畅通,随叫随到。二是大力度排查隐患。在每个“关键期”之前,县纪委监察局都明文要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密切注视本乡镇、本单位群众、职工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动向,做到早发现、早察觉、早化解上访苗头和隐患,实行“关键期”不间断信访隐患排查和报告制度,做到随时掌控全县纪检监察信访态势。对已排查出的信访隐患,实行专人监控、领导包案、妥善处理,确保不发生集体越级上访事件。三是纪委书记定期接访。从2002年开始,馆陶县实行了县乡两级纪委书记定期接访、县纪委书记深入基层定期约访工作制度。规定县、乡镇纪委书记每周三和“关键期”的每周一、周三定期接访。每逢“关键期”的周一、周三,乡镇纪委书记在乡镇驻地专门接访;县纪委书记在县联合接访中心或乡镇现场办公,亲自接访,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情况复杂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纪委书记亲自协调有关部门、限期解决群众上访问题。 三、三环紧扣,突出“关键步”。 在多年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中,馆陶县纪委监察局经过不断探索、研究、改进、完善,确定了必须把握住的关键步骤、环节和措施,实行了从信访排查、化解处理、回访巩固的无缝隙抓信访。 第一步,不留死角大排查。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对本乡镇、本单位所有农户、所有干部职工每月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存在的信访问题和矛盾隐患,务必做到不留死角、没有盲点、没有漏洞。并对每一行政村或每一单位的排查情况,都填写《矛盾纠纷排查情况统计表》,每月月底报县纪委信访举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步,分类梳理抓化解。在不留死角大排查的基础上,县纪委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分类梳理,建立台帐,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全力化解矛盾纠纷。对每一件矛盾纠纷都做到“两定三落实”,即:定解决问题的时限、定做好稳定工作的责任;落实包案领导、落实解决问题的单位及责任人、落实解决问题的措施。第三步,注重回访保稳定。县纪委对未解决的矛盾纠纷每周一调度,对复杂、疑难信访问题直接协调解决。对已经圆满解决的矛盾纠纷或信访问题填写《矛盾纠纷化解情况登记表》,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反映的主要问题;调查处理情况;回访、息访情况;未息访信访问题的包案责任单位、主要责任人及职务、联系方式、稳控措施等。确保每一起矛盾纠纷、信访问题都做到妥善处理、息诉罢访。 四、关注热点,解决“关键事”。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给群众看”,“这方法,那措施,不如给群众办实事”。馆陶县纪委紧紧抓住“为群众办实事”这个“关键”,收到了上访群众息诉罢访的良好效果。比如,馆陶县南徐村乡韩庄村人孙奎吉,自2009年开始,一直反映该村党支部书记的经济问题和该村因调整土地对孙奎吉造成的经济损失问题,经乡纪委调查,给了该村党支部书记相应的党纪处分,但孙奎吉对处理结果很不满意,多次要求乡纪委重新调查处理,声言如果不对该村党支部书记严肃处理、不对自己进行经济补偿,将到县、市、省、甚至中央进行上访。2011年8月,孙奎吉到县纪委上访,县纪委派专人利用一个月时间,做了重新调查,对该乡的调查处理结果予以肯定,对孙奎吉做了耐心细致的政策解释,并根据他家庭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协调乡、村给了他一定的经济补偿,并协调民政部门为他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孙奎吉对县纪委的调查处理结果非常满意,表示以后保证不再上访,并给县纪委赠送了“秉公执纪 为民做主”的锦旗。 今年以来,馆陶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53件次(集体访9批55人次),其中受理属纪检监察业务范围的信访举报问题45件次,全部予以妥善处理,并按程序规定进行了回访,无一人重复上访。 作者系河北省馆陶县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