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认为新修订的《准则》、《条例》与修订前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付绍玉: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立足时代新特点和党情新变化,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路,与修订前相比,最大的不同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准则》高标准引领,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条例》底线防守,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开列“六大纪律”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这一正一反,形成管党治党“双轮驱动”、标本兼治的新格局,实现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理论到实践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这无疑是我们党的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二是突出了“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修订的《准则》适用范围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从严治党、严明纪律,只有覆盖到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才能涵养良好政治生态,实现风气从软、松、散向硬、紧、严的根本好转。
三是体现了治标与治本的统一。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党员干部触犯了纪律,制度就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只有把规矩和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强化知止、不敢、震慑的氛围,发挥好纪律建设的治本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扬善祛邪、匡扶正气,良好的政治生态才能养成。
主持人:党规党纪是管党的法宝。在您看来,确保两部党内法规执行到位,需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增强纪律执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付绍玉:确保两部法规执行到位,关键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教育。要引导广大党员把《准则》和《条例》常熟记于心,对内容一条一条学习、理解、领会,特别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要位置,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那些散播与党的纲领和章程不相符的言论、搞政治上的投机钻营和阴谋活动、表里不一的“两面人”,以及拉帮结派、对抗组织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二是刚性执纪。执纪贵在从严,也难在从严。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树立铁腕执纪的意识,坚持一把尺子管到底,无论是谁,无论职务多高、贡献多大,只要违反《条例》,都无一例外地严肃处理,绝不能留“暗门”、开“天窗”,绝不能搞下不为例、情有可原。
三是抓早抓小。要抓苗头、抓预防、抓小错,堵塞小错能够酿成大祸的漏洞,具体方法就是要用好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措施,该提醒的提醒、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理的处理,改变要么就是“好同志”、要么就是“阶下囚”状况。
访谈现场
主持人:党委肩负着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城管局如何深化认识、落实举措,进一步把纪律严起来,执行到位?
付绍玉:《准则》和《条例》的出台,为我们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划出了红线,也为我们各级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提供了重要的纪律武器和有力的制度利器。作为事权比较集中的单位,党和人民赋予我们城管系统很多权力,权力越大,风险也就越大,也就更需要把规矩纪律挺在前面,把纪律严起来、立起来。
一要在学习宣传上求深入,真正使两部法规刻印在干部职工心上。全市城管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要坚持把学习宣传两部法规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采取中心组学习、支部研讨、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逐章逐条学习研读《准则》和《条例》原文,正确把握《准则》和《条例》修订的背景和原则,准确理解《准则》和《条例》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职责和生活实际,自觉把《准则》和《条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要在贯彻落实上勇担当,真正使两部法规成为从严管党治党的“一把利剑”。两部党内法规是否能够落实,与作为“关键少数”的党员领导干部有很大关系。我作为单位的“一把手”,不仅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对违反《准则》和《条例》的人和事,要旗帜鲜明地不怕得罪人,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共事的同志掉队落伍。同时,还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逐级夯实责任、传导压力,并把落实《准则》和《条例》情况作为履行“两个责任”的重要内容,对思想上不重视、执行不严格的组织和个人追究责任。
三要在监督执纪上见常态,真正做到动辄则咎。要把《准则》和《条例》落实情况作为干部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特别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本内容,鼓励大家以《准则》和《条例》为准绳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突出抓好对城管系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特别是要围绕城管系统的廉政风险点,始终把工程建设、行政执法、招投标交易、审批备案、资金管理等部门和工作环节作为监督重心,细化措施,织密网络,严防出现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失职渎职等行为。对违反纪律和规矩的党员干部,早发现早处置,真正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