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清廉故事丨杨震:清廉律己守四知

发布日期:2024-07-09    来源:三门峡市纪委监委网站

杨震,东汉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华阴县人,先后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太尉。杨震潜心教书育人30年,有着“关西夫子”的美誉。出仕后为官公正,“四知拒金”故事流传不衰,其清廉律己、清白传家被后世广为传颂。

约公元74年,杨震举家迁至今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开办三鳝书堂。杨震清净淡泊,以苦为乐,教授学生3000多人。

杨震50岁时被举为茂才,步入仕途,始终以“清白吏”为准则。公元112年,杨震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为答谢杨震推荐之恩,趁深夜欲把黄金十斤送给杨震,却遭拒绝。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义正词严地驳斥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十分惭愧,只好作罢。从此,“四知拒金”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为官期间,杨震清廉律己,不吃请受贿,不因私事求人送礼,不修豪华宅府,要求子孙们只吃粗茶淡饭,外出只准步行。有人劝杨震置办些家业,为子孙后代的将来考虑,杨震坚决不肯:“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延光三年(公元124年)春,杨震蒙冤罢官,以死明志,要求子女“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设祭祀”。从此以后,杨震“清白传家”的风范成为杨氏后人的家风。《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在杨震言传身教下,五个儿子生活简朴、为官清廉,以“清白吏”而誉满天下。

杨震以“清白吏”为座右铭,恪尽职守,秉公办事,廉洁自律,为国为民,嘉言懿行千百年来令后世景仰。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将杨震这种清廉精神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慎独、慎初、慎微,自省、自警、自律,唯有如此,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