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让“小微权力”监督“触手可及”

发布日期:2022-02-28    来源:三门峡市纪委监委网站

“孟岭村2021年第二季度财务公开中显示,支付选举代表及群众餐费17700元,合理不?”2021年12月25日,村民杨帆发现问题后,当即掏出手机,通过微信小程序就该项支出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正在渑池县“小微权力”大数据管理办公室值守的纪检监察干部杨舜轲,通过后台看到杨帆的投拆信息后,第一时间填报群众投诉问题线索台账,按照规定程序,通知孟岭村所在的城关镇调查处置。

经核实: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孟岭村选举期间,因选举时间长,很多代表及群众不能按时回家吃饭,村委先后四次为选举参与人员订餐,共计花费17700元。此项开支在2021年3月28日召开的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均通过审核,属于合理开支,可以报账,并进行了公示,符合“四议两公开”程序。

处理结果杨舜轲及时在线上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反馈。看到结果后,杨帆不好意思地说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么严,还以为村里吃饭报销违规呢。”

“群众这种无处不在的监督,也让我们村干部更加守规矩了!”孟岭村党支部书记关月民谈及此事由衷地说。

“从2019年谋划筹建到2020年10月建成试点,再到2021年4月全县铺开,系统真正让群众监督实现了‘触手可及’。”长期从事小微权力监督工作的县纪检监察干部陈玉芳说。

陈玉芳口里的“系统”是“清风渑池小微权力大数据监督系统”,由渑池县纪委监委主导建立,主要包括“公开、运行、监督”三大体系。

在公开体系中,监督系统设置有我的资金、村级收支、村务公开等9个公开模块,发挥大数据汇总、查询功能,将分散于农业农村、民政、住建等13个涉农惠农职能部门的碎片化数据进行系统集成,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一网统管。

在运行体系中,监督系统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小微权力大数据监督系统。县纪委监委明确专人负责小微权力大数据运行,加强对各乡镇、涉农部门小微权力运行数据的统筹管理,及时处置相关问题线索;乡镇建成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村务公开信息的监督和管理;村级设置查询机或LED公开屏,全面及时公开村务信息,群众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个人资金信息、进行一键举报。

在监督体系中,监督系统主要设立“统计分析、关联比对、平台预警、举报受理”四种监督模式。县纪委监委通过后台智能统计分析找到廉政风险点,关联比对公职人员及其亲属数据库与惠农资金、涉农项目发现问题线索;平台及时对违规事项自动亮灯预警,工作人员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并按时限反馈。

同时,县纪委监委还建立“小微权力”清单、“村务卡”非现金结算、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报告三项制度,与系统配套实施,真正把“小微权力”关进笼子里。

“管用,真管用!”2022年2月10日,通过监督系统反映问题后拿到养老金的城关镇十里铺村崔全学喜笑颜开。

去年崔全学通过监督系统反映个人养老金一直无法领取。县纪委监督核实了解到,因疫情原因,2020年1月县人社局暂停办理业务,5月恢复办理时,发现崔全学提供的银行账号有误,导致养老金无法打入其本人账户。县纪委监委向崔全学回复后,他更改个人信息,如今已顺利拿到了新的社保卡账号,欠发的首批7个月的养老金补发到位,剩余18个月的养老金也在登记造册补发中。

“科技赋能强化小微权力监督,进一步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初步实现了村级监督作用不断提升、群众对村级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不断提升、反映村组干部检举控告数量下降的‘两升一降’目标。”渑池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磊表示。(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