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监督推动建章立制 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发布日期:2025-11-21    来源:三门峡市纪委监委网站

“现在报修电话一打,管护员两小时就到,高标准农田管护越来越规范!”渑池县果园乡柳窑村村民周二超的满意称赞,正是该县纪委监委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效体现。

今年以来,渑池县纪委监委聚焦高标准农田“建管运维”全链条,以精准监督破解制度短板,推动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治理体系,推动高标准农田建好、管好、用好。

该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专项监督组,通过“纪巡审+室组地”联动模式,对近五年8.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展全面“体检”,先后开展高标准农田专项监督检查50余次,重点排查招标投标、资金使用、管护利用等关键环节的制度缺失问题,梳理出项目建设标准不达标、管护责任未压实等方面问题110个,党纪政务处分2人,组织处理5人,以执纪问责倒逼责任单位正视制度漏洞。

“这些问题反映出你局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存在管护责任落实虚化、日常巡查维护、常态化监督等方面不到位的问题,特向你局提出以下建议……”针对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向县农业农村局发出监察建议和工作提醒,推动问题真改实改,并督促其从制度层面破解治理难题。

在监督推动下,该县探索构建农田机井建管“1399”机制,通过“一核三化、九查九制”,系统推动农田机井从建设到管护的全流程优化。目前,该做法入选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典型案例。

“1399”机制,即聚焦“通水管用、群众满意”一个核心,实现建设标准化、管护网格化、资金规范化,常态化排查水、电、泵、蓄水池、管网、阀门、出水口、水表、路等九类设施要素运行中常见问题,配套建立健全项目立项“三上三下”民主决策、项目设计“三图一表”标准化输出、负面清单“九类红线”约束、项目实施“五制管理”规范、竣工验收“三级验收”管控、产权移交“四方联签”确认、设施管护“两卡一金”监管、信息共享部门协同数据汇交、“三查三督”风险防控等九项制度,保障农田水利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如今,该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1万亩,133眼机井均有专人负责,189块责任牌清晰公示,200余人次管护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管护响应时效缩短至2小时,惠及38个村5400余户群众。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制度执行情况的常态化监督,让各项制度真正落地见效,保障高标准农田长期稳定运行。”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陈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