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年纪大了,孩子也都不在身边,一说养老保险拍照就发愁,这回上门来认证,可真是帮了大忙了……”近日,台前县夹河乡林楼社区独居老人张某先在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帮助下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后高兴地说。
据了解,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一度是老年群体的“忧心事”。此前,该县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老年群众因行动不便、子女外出务工、没有智能手机、不会操作等原因,在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时经常出现“四处找人帮忙”“认证慢”“认证不成功”等问题,因而便捷高效的社保服务成为老年群众的迫切需要。
面对群众诉求,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督促县人社部门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全程服务机制,一方面在县乡行政服务大厅开设资格认证办理窗口,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业务;另一方面组织社保中心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乡村,为高龄、独居或病残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认证便民服务,让更多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让“群众跑腿”变为“服务到家”。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资格认证6万余人次。
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事关民生,也是避免养老金“跑冒滴漏”的重要举措。该县纪委监委结合实际,持续延伸监督触角,组织工作人员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方式,深入社保中心就养老认证流程、服务质量等开展监督检查,详细了解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同时,还督促县人社局进一步加强经办工作人员业务学习,以优化服务、强化宣传、大数据对比等举措,不断打通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切实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线。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的着力点和出发点,探索创新监督方式路径,以高质量监督推动‘群众点题’变为‘群众点赞’。”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张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