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祖国表心声②|一张“五代同堂”的老照片
2019-09-27 16:35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这张老照片是2001年在姥姥家拍摄的,照片上是我们五代人,女儿、我、妈妈、姥姥、老姥姥。

中间的老人是我的老姥姥,她1915年出生,2013年去世,差一岁就是百岁老人了。老姥姥生有三个孩子,姥姥以及姥姥的两个弟弟,可是因为家里穷,没有东西吃,老姥姥的两个儿子很小的时候就都饿死了,唯独姥姥活了下来。两个年幼儿子被饿死的事实一直是老姥姥心中抹不掉的阴影,为此老姥姥生活一直非常节俭,中秋节的月饼吃到春节,春节的腊肉吃到麦收,发霉长毛的馒头用笼布擦擦继续吃,实在吃不完就拿去晒成甜面酱,在她的心里就没有过期食品的概念。我们家的孩子们都爱踩她的小脚玩儿,她一点儿都不恼,浪费粮食却会被她敲打着拐棍骂“真作孽!”。

2013年春天,老姥姥突发膈疝,痛的她一直说“别给我看病了,赶紧让我死了吧”。医生说只有手术一条路,而当时,一家人因为担心年迈的老姥姥撑不住,放弃了手术治疗,老姥姥硬是在疼痛中靠点滴维持了13天,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们,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右边的老人是我的姥姥,现年86岁,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姥姥一生勤劳质朴,为孩子操碎了心。生产队那会儿,我父亲在外当兵,家里劳动力少,挣的工分不够吃,我姥姥就掂着小脚跑10里路,把彻夜纺花织布换来的柴米油盐和面粉送给俺家吃,我和弟弟每天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这都得益于姥姥对我家的帮助。勤劳的姥姥在76那年,患有胆结石,每次犯病都疼半天,但是因为姥姥惧怕手术,一直没有做手术。去年结石堵住了胆囊口,不做手术将有大风险,经过家人的几番动员后,姥姥终于做了手术。术后,姥姥说“一会儿的功夫就做完了,啥感觉也没有啊,早知道这样简单,我早几年就做了。你老姥姥病的时候如果做手术,肯定能活过百岁呢。”

左边的是我的妈妈,刚嫁给父亲那几年,父亲在外当兵,妈妈独自一人带着我和弟弟度过了艰难岁月。后来父亲转业到地方上班,家里渐渐富裕起来,妈妈舍得给我们买肉吃了,偶尔还会喝到酸酸甜甜的健力宝。逢年过节爸爸单位还会发些节礼,苹果、橘子、香蕉等,妈妈就想着各种法子给我们炸着吃,生怕我和弟弟营养跟不上。

如今父母把家从老家搬到了县城,小区和我的小区仅隔了一条路,年近70岁的妈妈蒸了手工馍、包了饺子都会用她的智能手机给我发视频通话,喊我到家吃饭。在她心里,我依然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照片上留着小平头的孩子是我的女儿,在她小时候,我每天都要绞尽脑汁的思索一日三餐如何做,才能让女儿对饭感兴趣,本来不具备任何厨艺的我,硬生生地被逼成了巧妇。如今21岁的女儿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大三,爱女心切的我每个月都要从淘宝上购买2箱牛奶隔空运送给千里之外的女儿,只希望我的女儿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健康。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大时代的每一次前进,于细微处都是为了普照每一滴幸福。这就是百年巨变在我们家五代人身上的清晰印记:老姥姥的孩子幼年饿死,我的女儿每日里需要追着喂饭;姥姥用三寸小脚丈量着到女儿家的距离,我这里一个订单夕发朝至就将爱心送达千里之外的闺女;不敢动手术的老姥姥与我们阴阳两隔,一台微创手术彻底打消了姥姥对手术的恐惧。是的,这就是时代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是幸福最好的注解。

有首歌唱得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我们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有幸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都在与这个时代的变化同心同向同行。同样,这个时代的进步,需要我们的努力,这个国家未来的样子,就是我们现在努力的样子。(范县纪委监委驻农业局纪检组 冀明黎)

责任编辑: 马冲
随手拍来监督
  • 版权所有:濮阳市纪委监察委
  • 地址:濮阳市金堤路532号 电话:0393-6667111
  •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7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235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