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台前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全县营商环境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聚焦营商环境难点、痛点、堵点,强化监督检查,深化以案促改,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纪法保障。
专项整治 剑指营商环境“顽疾”
“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既要‘亲’商不挟私,又要‘清’商主动为,县纪委监委将以果敢之决心,雷霆之手段,向影响营商环境的痼疾‘亮剑’……”2021年3月,台前县纪委监委以公开信的方式,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积极投身到营商环境建设中,在全县启动营商环境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为推动专项整治精准有效开展,该县纪委监委印发《全县营商环境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将承担优化营商环境任务的30家单位、194个股室列入重点整治范围,聚焦工作作风、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政商关系等5个方面20项具体内容,通过开展专项检查、督办问题线索、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等措施,推动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影响市场主体发展的问题。
“针对这30家重点单位,我们督促其开展‘四晒一诺’活动,即‘晒’出工作职能、办事指南、机构人员和监督举报渠道,并组织有关单位‘一把手’面向社会‘公开亮权’,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真正做到信访渠道‘全畅通’、宣传引导‘全覆盖’,全力纠治营商环境作风‘顽疾’。”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一线走访 主动“敲门”问“难处”
“各项惠企政策有没有落实到位?经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在你们的督促下,公司的奖励资金已发放到位,真是太感谢了。”这是该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姜博到台前县鹏达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走访时的一幕。
在这次走访中,姜博多了个新身份——台前县营商环境党风政风监督员。专项整治工作启动后,该县纪委监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选派48名纪检监察科级干部兼任县营商环境党风政风监督员,围绕相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履职尽责、服务企业等情况,对全县57家重点企业开展“下沉式”“一对一”主动联系服务,监督受理政商交往行为不规范、影响亲清政商关系构建等问题,着力解决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的违纪违法行为。
为从严从快查办营商环境问题线索,该县纪委监委畅通“绿色通道”,针对走访中发现的损害企业发展相关问题线索实行直查直办;对落实主体责任、监管责任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释放损害营商环境必究的强烈信号。2021年,共收集企业反映问题21条,下发问题交办单8份,解决问题8个。
以案促改 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濮阳市生态环境局台前分局原环境监察大队第四片区负责人姜兴林利用职务便利,先后收受、索要管理对象现金55000元,受到开除党籍、政务撤职处分……”
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把以案促改作为构建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的有效载体,对近年来查办的3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并以姜兴林违规收受企业负责人财物等案件为“教材”,聚焦执法理念、执法行为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县25家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单位开展行政执法领域以案促改,督促推动有关职能部门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效能,以干部作风优化促进营商环境优化,为政商关系更加亲清、市场主体更加满意提供坚强纪法保障。2021年,共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议26场,900余名行政执法一线人员接受廉政教育;查摆整改问题120余个,完善制度16项。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政治机关,在护航营商环境上责无旁贷。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干部作风,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问题,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台前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苏本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