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区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问题,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加强统筹联动、创新监督方式、精准有效监督,切实为群众利益保驾护航。
“这笔大额报账是上个月我村绿化工程的开支,明细附后,请大家审议……”在华龙区大庆路街道赵村乡村振兴民主议事月例会上,村干部正在通报近期村级财务收支情况。
针对基层普遍反映的村级“三资”管理监督困难、“雁过拔毛”式腐败时有发生等突出问题,华龙区纪委监委在11个乡镇(街道)试点推行乡村振兴民主议事月例会制度,围绕村级财务管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涉及群众利益和村民普遍关心的事项进行公开讨论和商议,引导村民更加广泛直接地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管理与监督。
选取集体“三资”、债权债务规模较大,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较多规模较大的6个重点村(居)作为提级监督试点,初步构建“区纪委监委、行业监管部门、办案协作区、乡镇(街道)纪(工)委、村务监督委员会”联动监督管理机制。在6个提级监督试点村内发布华龙区提级监督试点工作公告,设置举报箱、监督哨,公布举报电话,开展接访活动,拓宽监督举报渠道,不断提升群众对提级监督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2021年,提级监督工作组参加村内各项会议18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0个,督促整改村级事务9项,发现问题2个,约谈提醒1人。
为深入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扫清妨碍惠民政策“绊脚石”,该区纪委监委积极推进基层“微腐败”大清扫行动,由班子成员分别挂点联系不同乡镇并成立6个专项检查组,聚焦重点难点信访举报件和问题线索,督促推动所联系乡镇高效办结。
该区纪委监委本着“什么问题群众反映最为不满、最为强烈,就重点开展针对性整治”原则,广泛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建议,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及责任人,制定任务分工台账,严查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整治问题25个,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在对行政服务大厅窗口暗访检查时,发现你单位工作人员对‘一站式’服务流程不清楚,对待办事群众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建议你单位强化政策学习、反思问题根源、全面开展核查、认真履职尽责……”这是该区纪委监委对区医保局下发的纪检监察建议书,并要求两周内上报整改情况。
为推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有效落实,该区纪委监委17个派驻机构采取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实地查看与座谈交流结合等方式,着力发现部门在服务过程中,是否存在乱设门槛、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作风问题,对于发现问题,及时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
与此同时,创新开展“清风联络员”制度,向辖区企业派驻40名“清风联络员”,对辖区企业开展贴身帮扶,聚焦政策制度落实不到位,担当不够、履职不力,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新官不理旧账”、承诺不兑现,不规范使用审查调查措施五个方面监督治理重点,及时发现处理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职能部门依法依规解决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突出问题,听取企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
“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哪里,纪检监察工作的方向就指向哪里。”华龙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代主任李彦军表示,通过一个个案件、一项项整治、一次次监督,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田孝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