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路修通后,往外运送鸡蛋、蔬菜不用再担心磕碰损耗,不仅出行方便,收入也多了!”近日,谈起道路的变化,平顶山市湛河区荆山街道景庄村村民贾全有高兴地说。
这一切的变化,还要从此前湛河区纪委监委干部的一次走访说起。此前,该区纪委监委收到景庄村村民反映,村中杨景路主体部分虽已完工,但有300米路面破碎且施工后未修,出行极其不便。
“为何只有这300米不通?”带着疑问,纪检监察干部实地走访村民、村干部,了解到杨景路是荆山街道东部村民进入市区的交通要道,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去年被列入区乡村振兴农村公路项目,改建工程全长约2500米、宽6米。300米的未修路段在杨景路北段与黄河路接口,是景庄村与高楼村的交界,因涉及两村修路征地、土地边界纠纷等问题,迟迟未能动工。
修一段路,利一方民。为彻底解决问题,该区纪委监委在实地查看、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村民真实诉求后,召集两村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召开工作协调会议,积极化解纠纷。同时,协助村干部做通相关村民的思想工作,获得理解和支持,最终双方村民就修路一事达成共识。
项目复工后,该区纪委监委围绕工程质量、施工进度、资金监管等方面情况跟进监督,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推进项目完工。历时半个月,300米未修路段修建完毕,惠及8000余名景庄村及周边村民。
“群众的诉求就是整改整治的方向。”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立足监督职能,围绕项目建设、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内容,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收集群众问题诉求,形成“收集问题、分类交办、跟踪督办、落实反馈”的闭环体系,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赵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