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到福建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强调“着力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增进民生福祉”。
“蝇贪蚁腐”是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最基层“最后一公里”的最大“绊脚石”,有着多发性、多变性、不易察觉的特点,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监管难度。惩治“蝇贪蚁腐”决心已定,但还得有好办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遏制惩治“蝇贪蚁腐”的好策略。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惩治的利剑永远不能放下,惩治的手段是威严的象征,在实践工作中,有的地方整理近年来本辖区发生的典型案例,用“身边的同志教育自己”,制作了《身边人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汇编》,录制警示教育专题片,用好“后半篇文章”,不断增强警示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达到了“处理一事、检视一项、整改一批、规范一类”的目的。
惩防并举,防重于治。在实践工作中,涌现出了不少惩治“蝇贪蚁腐”好的探索路径。有的地方探索上线了“农村大数据预防监督智能管理平台”,通过精选人员进行重点培训,让基层工作者能够熟练操作平台业务,便于日常监督;搭建智能光电平台,汇集辖区各个智能部门的民生数据,力求数据全面准确,动态更新;编排程序简单易懂,便于基层人员顺利操作;依靠先进科技助力,让微腐败无处遁形,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
与时俱进,方能对症下药。有的地方积极探索,将全县各乡镇(街道)按照地域就近、强弱搭配、统筹调度、整合力量的原则,划分为若干个纪检监察协作区,纪检监察协作区的设置,协调整合所辖乡镇(街道)纪(工)委力量,解决了基层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人员不多、能力不强的难题,弥补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力量不足的“短板”,减少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在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工作中的困难和阻力,变过去乡镇(街道)单独作战为协作区内联动作战,从“一根绳”变成“一股绳”,形成工作合力,基层案件质量明显得以提高,解决了不少群众多年关心的急难愁盼和“老问题、死症结”,使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清廉之风带来的实惠变化。
惩治“蝇贪蚁腐”永远在路上,探索治理路径一刻也不能放松,“蚂蚁”虽小,危害不小,“苍蝇”成群,其害如虎。只有永远吹冲锋号,才能让“蝇贪蚁腐”永无宁日,才能持续将反腐的“高压信号”向基层传导,才能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山更清、水更绿、人更美。(王宽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