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尚||热烈祝贺!南阳多人获省级殊荣!
来源: 文明南阳       发布时间:2025-03-13 16:03 
  

2月25日晚

“我们河南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在郑州举行

南阳市王小女入选第九届河南省道德模范

王芊寻入选2024年度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

张磊、程国利

石新国、明新胜、崔明华

黄冯涛、李昂、张杏子、张耀文

入选2024年度“河南好人榜”

↓↓↓

微信图片_20250226083446.jpg

南阳市先进典型代表


一名模范就是一座丰碑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

据了解,经广泛发动、逐级推荐、层层选拔、媒体公示,本次发布了河南省道德模范22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8人,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27人,2024年度“河南好人榜”上榜人物106人。

8078b6103a79475f9c2a2c511fc38ed5.jpg

“我们河南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现场


获得表彰的南阳先进典型名单

图片
第九届河南省道德模范

图片
图片
王小女



王小女_副本.jpg

王小女,女,汉族,1973年7月生,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赤眉镇东北川村村民。

丈夫高位截瘫卧床不起,她25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不离不弃,在照顾丈夫的同时,王小女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公和年幼的儿子。为了养家糊口她经营了十几亩油桃林,每天清晨4点半就要起床,安顿好家人,赶忙下地干活,为了搞好生产她学会了开三轮、开汽油机,修枝打叉、整地打药……在她多年的细心呵护下,丈夫身体逐渐好转,80多岁的公公逢人就夸自家有一个好媳妇,她孝老爱亲的珍贵品质成为了十里八乡的一段佳话,带动当地的父老乡亲贤孝成风。

她几十年孝老爱亲的付出赢得了乡里乡亲的赞誉。先后荣获“中国好人”“河南省乡村好媳妇”“河南省最美家庭”“南阳市最美家庭”标兵户、“第五届南阳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南阳市文明家庭”等荣誉。

图片
2024年度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

图片
图片
王芊寻



王芊寻_副本.jpg

王芊寻,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五小学校六一班学生。王芊寻经过学校和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家长的辅导以及自身的努力,除了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外,她在体育、音乐等方面表现突出,获得多项荣誉。

在学校,王芊寻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在校外,2021年,王芊寻参演剧目《铡刀下的红梅》获市级一等奖;2022年,在河南省“强国复兴有我”演讲比赛中,获全省一等奖;2023年,被评为南阳市“新时代好少年”;2023年,在河南省首届戏曲节知识问答专题竞赛中获得三等奖;2023年,在第19届全国少年儿童歌曲声乐大赛中获得特金奖,河南省第一名。2024年8月,王芊寻代表全省宣传系统参加河南省第二届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获特等奖。

图片
2024年度“河南好人榜”

图片
图片
张磊(见义勇为类)



张磊_副本.jpg

张磊,男,汉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邓州市文广旅局驻张村镇高家村第一书记2021年邓州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3年荣获第七届邓州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2021年10月10日下午,张磊发现有人从20多米高的彩虹桥上落水。危急关头,张磊跳入湍急的河水。张磊拼尽力气将落水者拖拽游至岸边时,已经明显体力不支。后在消防大队等的帮助下,落水者被送往市中医院急救并脱离生命危险。事后,一条《寻找邓州雷锋精神传承者的他》的自媒体消息在朋友圈广为转发点赞,邓州电视台、《今日邓州》等官媒也对此事进行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2023年7月14日下午2时许,市民刘先生的孩子在彩虹桥上玩耍时不慎落水,路过此处的张磊听到呼救声后,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成功把落水者救助上岸。7月24日一大早,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市民刘先生将一面印着“见义勇为 当代雷锋”字样的锦旗送到邓州市文广旅局,对他舍己救人的善举表示感谢。

图片
程国利(见义勇为类)



程国利_副本.jpg

程国利,男,汉族,现年57岁,内乡县灌涨镇杨营村人。2024年2月13日22时许,程国利与家人在内乡县湍河西岸散步游玩,行至县衙大桥桥堤附近时,听闻一名青年男子高声呼救“救命啊,有人落水了!”后程国利立即跑向岸边,不顾家人劝阻脱下外套跳入刺骨的河水中,在岸上热心群众的帮助下先将离岸较近的谢某某拉上岸,随即又游向离岸较远的马某某,拼尽浑身力气边游边拉,成功将马某某营救上岸,后由赶来的民警将二位落水者送医救治。

2024年,程国利先后被评为“内乡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南阳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并荣登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榜”!

图片
石新国(敬业奉献类)



石新国_副本.jpg

石新国,男,汉族,本科学历,1975年8月出生,现任淅川县邮政分公司老城支局揽投员。石新国负责老城镇20个行政村的邮件揽投业务,既要翻山越岭,又要乘船渡河,还要徒步爬坡。石新国践行承诺、克服困难、扎根丹江岸边25年,保质保量、准时按点完成揽投业务。他还帮助村民买药、捎带村民去集镇、结对帮扶孤寡老人、帮助老人视频通话、帮助代缴水电费电话费......

25年来,石新国骑坏了3辆自行车、6辆摩托车,穿坏鞋子80双,行程近4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走了12圈。累计寄投党报党刊、包裹、信件、汇款单据等近100万件,从未出现过一起误投、漏投和邮件丢失现象,也从未接到过一次用户投诉。他的事迹先后被南阳日报、南阳晚报、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中国邮政报、中国青年网、中国小康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图片
明新胜(敬业奉献类)



明新胜_副本.jpg

明新胜,男,生于1952年10月,满族,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原淅川县史志研究室主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南阳市南水北调干部学院特聘教授、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获南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地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三十多年的艰辛工作,留下的是著作等身的丰硕成果。先后研究编撰《中共淅川县历史(第一、二卷)》《中共淅川县七十年大事记》《淅川改革开放三十年》《淅川年鉴》(部分卷)《天南地北淅川人(第一、二辑)》《中州古刹香严寺》《淅川移民与民俗文化》等各种史志类书籍30余部、约1200万字,还撰拍录制了淅川党史专题片《丹江怒涛》。他不避寒暑,不舍昼夜,始终坚守“存史、资政、育人”的职责,一本本著作,一段段影像,写下的是淅川的历史,奉献的是自己的青春年华。

图片
崔明华(孝老爱亲类)



崔明华_副本.jpg

1986年4月20日,崔明华的妻子在郊外公路上突遭车祸变成植物人。肇事车辆逃逸。面对不会说不会动、只有呼吸的植物人妻子,崔明华擦干眼泪,不离不弃,拉着她全国到处求医。为了增加妻子的营养,提高免疫力,每次熬粥时,把各种蔬菜、肉、蛋、奶粉都搅成糊糊加进去。每天精心照料,喂水喂饭,擦尿擦屎。植物人大便干结,他用手一点一点往外抠。植物人不会自己吐痰,他就用一根橡皮管一头插到妻子嗓子里,另一头放在他自己口中,他用力一吸,妻子的痰就进入他的口中,然后再吐出来,恶心得直呕,仍然坚持。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37年如一日。邻居称他是好男人,娘家人称他为好丈夫。37年的尽心尽意,37年的相濡以沫,崔明华用实际行动向道德考场交了一份满分的答卷。崔明华始终能统筹兼顾,一方面精心伺候妻子,一方面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图片
黄冯涛、李昂、张杏子、张耀文(见义勇为类)



理工学子_副本.jpg

11月17日下午3点多,南阳理工学院的黄冯涛和李昂结束健身回校,在超市门口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面部和嘴角带血,此时张杏子、张耀文两位同学想搀扶却力不从心。黄冯涛和李昂立刻上前,合力将老人扶到石墩休息,还去超市买了面包、水和纸巾。返回时老人已离开,他们经询问,在巷子里找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发现老人手环有家属电话后,他们联系上老人家人。等待期间,陪在老人身边,为其处理伤口、找凳子休息。家属赶到后十分感激,他们却婉拒回报离开。后来老人女儿发布寻人启事,经媒体寻找找到了他们,送上锦旗。此事被各级媒体报道,他们表示这只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今后会继续传播正能量,带动更多人助人,让社会更美好。


礼赞身边榜样

传递向善力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