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战书
我听首长动员之后,心里热血沸腾。我坚决要求党委、支部批准我第一批赴前线参战,到前线后我向党和首长保证:
1、响应党的号召,克服困难,放下个人问题,争取首战告捷,立第一战功。
2、虚心学习,钻研战术,在空战中坚决以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为指南。
3、保证经常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保证每天出勤。
4、保证服从命令,听指挥,搞好团结,搞好长僚机关系,在空战中掩护好长机顺利完成任务。
杜凤瑞
1958.9.4
这封请战书是河南省方城县籍空战英雄杜凤瑞在1958年写给部队领导的,现在读来,仍令人热血沸腾。看着英雄写下的行行文字,我们仿佛被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看到了无数解放军战士们不怕牺牲、勇于报国的壮烈场景,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拳拳赤子之心......
1958年8月25日,杜凤瑞所在部队接到了赴闽执行战斗任务的命令,此时杜凤瑞和妻子于兰芳新婚不到一个月,但杜凤瑞深明大义,主动请战,给部队领导写下了壮志豪迈的请战书,请求上战场杀敌,但谁也没有想到,后来的战斗是如此的激烈和残酷,这封请战书竟是英雄留给家人的最后念想。每每看到这封请战书,杜凤瑞的家人都会想起他的音容笑貌。
1958年10月10日,国民党当局派六架美式战机进犯福建龙田。听闻这个消息,杜凤瑞和他的战友们迅速进入机舱待命,随着绿色信号弹的升起,解放军八架战机腾空而起,迎击来犯的敌人。八架战机分为两个中队,第二中队正面迎击敌人,杜凤瑞所在的第一中队隐蔽飞行,准备给敌人以沉痛一击。按照既定预案,两个中队密切配合,给予敌机精准的打击。战斗中,杜凤瑞驾驶着四号僚机护卫着三号长机的安全,突然三架敌机从后方冲向三号长机,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杜凤瑞驾驶战机冲到三号长机前面同敌机作战,三号长机脱离了危险,杜凤瑞却陷入了敌机的包围中。危急时刻,杜凤瑞临危不乱,勇敢地打落了一架敌机,杜凤瑞驾驶的战机被另一架敌机击中,战机尾部冒起了黑烟,但他没有退缩,驾驶战机冲向敌机,准备与其同归于尽。在他的英勇战斗中,这架敌机被瞬间击落,杜凤瑞的战机也受损严重,强大的气流袭来,杜凤瑞只能跳伞,但在降落的过程中,敌机违反国际公法,向杜凤瑞的降落伞开了炮,年仅25岁的杜凤瑞壮烈牺牲,英雄的一腔热血撒向蓝天碧海,他的这种献身精神永存于天地之间。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西山烈士陵园内的杜凤瑞烈士墓
杜凤瑞曾在日记中写道:“一个革命者,应处处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着想,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风格,能够为党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英雄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杜凤瑞短短25年的人生里,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世人作出了表率。
“英雄已随晴空去,革命精神薪火传。”英雄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这种献身革命的精神却被时代传承了下来。英雄牺牲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为他追记一等功。英雄的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并被编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小学语文课本而家喻户晓。1959年国庆10周年时,英雄的父母应邀去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杜凤瑞纪念馆中的杜凤瑞雕像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杜凤瑞纪念馆中的杜凤瑞战机
在杜凤瑞的家乡方城县,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建成了杜凤瑞纪念馆,空军党委赠送了一架与英雄生前驾驶型号相同的银白色歼击5型战斗机,取名为“杜凤瑞战机”。杜凤瑞纪念馆开放以来,已接待参观者300多万人次,成为当地群众进行国防教育的好场所,被省里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同时,他的这封请战书被保存在其所在空军部队档案馆中供官兵展览学习,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接过英雄杜凤瑞未竟的事业,把英雄精神传承了下来,苦练本领,尽职尽责,为伟大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方城县纪委监委 马庆赐 朱镕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