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君子使物 不为物使
发布时间: 2025-04-15 08:00 来源: 南阳市纪委监委网站

在时代汹涌的浪潮中,物质如潮水般奔涌而来,形形色色的诱惑如影随形。老子曾警示世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一跨越千年的忠告,在当下依旧振聋发聩。倘若人们被物欲蒙蔽双眼,心灵被物质所累,生活的本真与美好就会悄然流逝。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管子的这句名言,精准地道出了人与物应有的关系。“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处贫困的环境,却能安贫乐道,享受精神世界的富足。他的快乐,源于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道德的坚守,与物质条件无关。苏格拉底曾站在热闹的集市上感慨:“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用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物质与幸福之间的真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这句名言,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在面对物质的诱惑与得失时,我们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外界因素所左右。“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党员干部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物欲蒙蔽双眼,坚守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物欲无止境,守不住“心门”终将反噬自身。很多落马官员在忏悔书中写道,他们未能抵御物欲的侵袭,原本正当的喜乐爱好,异化为对物质享受的疯狂追逐,而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落得个身陷囹圄、身败名裂的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成效显著,但也要清醒看到,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等任务仍然艰巨,需要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常查常抓。党员干部要在小事小节上强化自我约束,做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拿出“检身若不及”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规党纪、先进典型、民心期待,综合运用自己找、上级点、相互提、群众评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透视自己”,不断纠正自身偏差,将被物欲驱使的苗头提前掐灭在萌芽状态。

挣脱物累的枷锁,并非要摒弃物质,而是要学会合理地对待物质。让我们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物质的诱惑,追求精神的富足。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放慢脚步,审视自己的生活,减少不必要的物质追求,回归生活的本真。如此,方能保持灵魂的轻盈,奔赴自在人生,在有限的时光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当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节点,各项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党员干部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廉洁底线,不为物欲所惑,不为物质所累,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行稳致远,书写对党和人民忠诚的新篇章,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桐柏县纪委监委 刘青)

责任编辑: 南阳市纪委管理员
©中共南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南阳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6770号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229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48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