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淅川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胡恩峰对新提拔的扶贫干部语重心长地说。
淅川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南省深度贫困县,虽然2月底已完成脱贫摘帽,但还有2557户5537人的减贫任务,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脱贫攻坚是一场检兵验将的决胜之战,淅川县纪委监委紧盯扶贫干部作风纪律,在强化监督的同时,注重早教育早提醒,打上“预防针”,确保扶贫队伍增强“免疫力”,凝聚战斗力。
3月24日,淅川为加强扶贫队伍建设,从驻村第一书记以及后备干部中提拔了一批副科级干部,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任职通知宣布后,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胡恩峰第一时间对新任职的扶贫干部进行廉政谈话,从认清形势、保持头脑清醒;压实责任、履行一岗双责;严于律己、带头廉洁自律;牢记宗旨、自觉接受监督四个方面,推心置腹地给扶贫干部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廉政教育课。
据了解,3月份以来,县纪委监委聚焦扶贫干部作风纪律,强化监督检查。明确一名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牵头主管,一名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分管负责,第四监督检查室专项负责扶贫领域督导问责工作,会同县扶贫办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到岗工作情况,各乡镇扶贫车间、带贫合作社复工复产情况进行开展专项督查。目前,已经下发督查通报3期,通报问题9个,责令限期整改;通报不在岗人员1人。同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落后的2个乡镇、整改不到位的5个乡镇进行约谈,持续传导压力,督促问题整改。
淅川县纪委监委还将组织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胜年行动,把监督力量下沉到扶贫一线,在落实县乡纪委“监督到户覆盖到人”的基础上,对未脱贫人口在200人以上的12个乡镇落实班子成员和联系科室驻点督查,对贫困发生率在1%以上的47个行政村挂牌督查,切实做到在一线找准病灶,解决问题,使问题真正在群众心头清零。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我一定严守党的纪律,牢记自身职责,继续在扶贫一线为群众服务。我所驻的村还有2户、4名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对每项工作都确定了时间表,倒排工期,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驻毛堂乡银杏沟村第一书记刘春勇说。(淅川县纪委监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