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初夏,淅川县大石桥乡“那水乡·水上青荷”乡村民宿在丹江的盈盈碧波间,呈现出“水韵十景”的乡村桃花源图景。举目望去,只见观光码头蜿蜒似带,乌篷竹筏悠悠摇摆,水幕激光流光溢彩,尽显水乡的旖旎与秀美。面对前来走访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的纪检监察干部,村民王大姐一边娴熟地为游客办理入住手续,一边笑意盈盈地说:“眼下这光景,放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在乡村振兴资金的支持下,村里建起了特色民宿,乡亲们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就业,收入也翻了番!”
脱贫不脱监督,铁纪护航振兴。今年以来,南阳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对乡村振兴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链条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该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室组地+部门”联动机制,联合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成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聚焦乡村振兴资金挤占挪用、建设验收不规范、重建轻管、项目闲置或低效运行等问题,细化监督检查清单。专班工作人员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看、走访座谈等形式,重点督导检查8个乡镇,抽检乡村振兴领域相关项目11个,涉及衔接资金额度约5034万元,覆盖农田设施建设、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食品加工产业、文旅民宿项目、金融扶持贴息等多个民生领域,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见效。
此外,该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组组”会商优势,督促行业部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设计、堵塞管理漏洞。针对监督检查及案件查办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完善《南阳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扎紧制度“铁笼子”。同时,大力推进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融合,督促行业部门充分运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乡村振兴项目库等平台,设置“超范围支出”“进度滞后”等预警规则,对项目资金实行全周期动态化穿透式监管,不断提高资金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切实保障乡村振兴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专项整治,以‘全周期管理’理念,贯通监督、整改、治理链条,严查群众身边‘蝇贪蚁腐’,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南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曾庆芳 焦丰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