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宛城: “三审核六把关 ”   切实提升巡察报告质量
发布时间: 2024-01-18 16:25 来源: 南阳市纪委监委网站

  “这个问题涉嫌国有资产流失,但是来龙去脉概括不够精准,需要进一步补充相关情况......”

  

  “这段文字表述没有明确党委的主体责任,需要重新组织语言......”

  

  2023年12月4日,会议室内,宛城区委巡察机构的同志们正在针对巡察报告中发现的问题,基于事实和相关政策,进行着热烈的讨论。这是区委巡察机构贯彻落实巡察报告“三审核六把关”制度的一次生动写照。

  

  巡察报告是对被巡察党组织所作的“政治画像”,也是对巡察成果的集中体现。为提高巡察政治站位,提升巡察报告质量,今年以来,区委巡察机构始终坚持“一盘棋”思维,着力健全组办沟通融合机制,创新开展“三审核六把关”并形成制度化措施,使巡察报告更精更准更严更实,内容质量显著提升。

  

  固化修改流程,“三审核”互促提升。2023年以来,区委巡察机构以“三审核”为载体,组办双向互动、同向发力,促进巡察报告质量再提升。巡察组初审,每轮现场巡察中,各巡察组多次召开组务会开展“头脑风暴”,及早着手巡察报告并进行组内联审。每位组务会成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组内承担的主要任务充分发表意见,对逻辑、举例、语义等进行全要素校核,负责撰写的同志汇总修改后再组织讨论,不断梳理、修改和完善,以求观点论证准确、初步“画像”精准。巡察办“复审”,现场巡察期间,巡察办成立协调指导小组深入驻地利用“面对面”指导、“一对一”点评、“点对点”提醒等方式方法,对巡察组工作提供全阶段、全流程指导帮助,对重要问题定性、巡察报告撰写等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确保巡察焦点不发散、报告方向不走偏。巡察结束之后,巡察报告经巡察组组长签字后送巡察办复审,协调指导小组及各科室负责人再次审核把关并提出具体修改建议。组办“会审”,由巡察办牵头,分别组织各巡察组针对复审的意见建议集中会商,围绕巡察报告的政治站位、谋篇布局、问题定性、事例支撑、数据佐证等逐字逐句进行推敲研判,组办间既交换意见,又互学互促,进一步提升巡察报告的严谨性、精准度。在今去开展的三轮巡察中,共进行组办巡察会商23次,开展巡中调研5次,下发工作提醒13份,审改巡察报告34份,核校问题线索报告、政治评价报告等70份,研判重要问题700余个。 

  

  紧盯必备要素,“六把关”提升质量。在巡察报告起草、审查、修改的过程中,坚持以“六把关”为重点,层层审核、层层校验,做到精益求精。把好“政治关”。对每一份巡察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为标尺,看是否从政治高度概括提炼问题,是否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业务看政治,是否对单位政治生态作出客观评价。把好“全局关”。紧扣党委职能责任,深入查找和纠正政治偏差,具化到巡察报告上,看是否结合本单位职能职责加强分析研判,做到精准“画像”;是否对问题深入分析,查找制度漏洞和深层次矛盾。把好“事实关”。看问题描述是否客观清楚、一针见血,观点和事例是否逻辑紧密、支撑有力;政治评价、“一把手”情况反映等各类报告是否同巡察报告互相印证;问题底稿是否内容真实、证据齐全、材料完整。把好“定性关”。重点看是否揭示被巡察党组织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看问题定性是否准确、问题归类是否科学,一般性问题和问题线索的界定是否清晰。把好“建议关”。看是否找准“病灶”开具“良方”,是否方向明确、建议恰当、措施可行、言简意赅,做到有高度、有实度、有准度、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把好“文字关”。严格对照“巡言巡语”和公文规范,看谋篇布局是否科学,文风是否质朴平实,语言是否言简意赅。2023年以来,通过严把“六关”,对各巡察组的巡察报告、专题报告、政治评价报告等巡察材料提出修改建议1200余条,切实提高了巡察报告质量,受到书记专题会、领导小组会的认可和好评,为做好巡察整改打下了坚实基础。(宛城区委巡察办  苏笑笑)


责任编辑: 南阳市纪委管理员
©中共南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南阳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6770号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229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48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