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纪护航促发展 实干担当开新局——汝阳篇丨“拼”在2024
2024-03-26 17:11 来源: 清风洛阳

编者按

为充分展现各县区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十二届市纪委四次全会精神,铆足干劲、砥砺奋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护航现代化洛阳建设的生动实践,“清风洛阳”微信公众号开设《铁纪护航促发展 实干担当开新局》专题,今日推出汝阳篇,敬请关注。

春回大地,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正在汝阳大地徐徐展开。在柏树乡枣林村,大棚里红薯育苗现场繁忙有序;在刘店镇枣园村,近万亩野生艾草长势喜人;在三屯镇东保村、稻田小镇,香菇种植、数字赋能演绎着农文旅融合“蝶变”之路。

近年来,汝阳县围绕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坚持绿色导向、富民导向,确定了“南菇菌、中薯烟、北种养”产业布局,持续建强特色产业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护航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落实,汝阳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把监督保障促进乡村振兴作为政治监督重点,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产业发展、“三资”管理、村干部监督管理等方面,凝聚“室组地巡”监督合力,以精准监督、靠前监督、专项监督绘就乡村振兴清廉底色。

图为汝阳县纪检监察干部到三屯镇东保村辉煌养殖场了解相关情况。(张笑颜 摄)

乡村振兴看产业,产业振兴看项目。聚焦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建设这一“重头戏”,汝阳县纪委监委协同县发改委、乡村振兴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成立监督专班,建立“一项目一台账”工作法,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账目、蹲点服务等方式,对项目审批、施工建设、运转管护、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全程监督,从项目源头找问题、从项目推进查作风、从项目落地督效能,督促乡镇及各职能部门拧紧“责任链”,严把关、严履责,确保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推进廉洁高效。

“从日常监督来看,农村党员干部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我们要强化‘三资’管理监督,助力守好村集体‘家底’。”针对农村“三资”管理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汝阳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前移监督关口,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监察联络员的“前哨”作用,紧盯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涉农资金、村干部廉洁自律等,开展靠前监督和日常督促,推动摸清底数、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此外,通过对集体经济体量大、产业项目多、集体债务规模大的20个村(社区)开展提级监督,推动监督力量下沉,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图为汝阳县纪委监委开展“室组地巡”联合监督,在付店镇拔菜村听民声察实情。(张笑颜 摄)

权力在哪里集中,监督就在哪里聚焦。面对“一肩挑”人员权力集中、廉政风险大的难题,汝阳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多元监督方式,要求各乡镇常态化开展提醒谈话、警示教育活动,筑牢廉洁思想防线;紧盯“三重一大”、惠民政策落实、民生保障等关键内容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充分分析研判问题线索,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提级直办等方式,做到盯“微权”、管“微官”、惩“微腐”一体发力;对发现的利用职务之便向农村“三资”“伸黑手”“动奶酪”等腐败和作风问题,坚持严查快办,形成强有力的震慑,确保“一肩挑”人员挑得起、行得稳、走得远。

汝阳县纪委监委认真落实十二届市纪委四次全会部署要求,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采取“纪巡审”协作方式,针对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畅通受理、办理、治理3个重点环节,既惩治“蝇贪蚁腐”,又紧盯权力运行关键点开展“小切口”整治,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我们将紧扣全县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打好贯通监督、专项整治、标本兼治的‘组合拳’,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纾民困、护民利、暖民心,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汝阳县纪委监委 林喜欢)


责任编辑: 袁浩然
  • Copyright@2008-2013 中共洛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洛阳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 豫ICP备05009955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8号
  •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