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集体3名个人 河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等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2021-03-03 15:40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还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全省纪检监察系统1个集体和3名个人获此殊荣。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河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曾红林 伊川县鸦岭镇高沟村第一书记,洛阳市纪委监委第十四审查调查室副主任

郭 欢 安阳市殷都区都里镇东郊口村第一书记,安阳市纪委监委第九审查调查室副主任

杨延军 温县招贤乡中辛村第一书记,焦作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副主任


河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简要事迹

河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紧紧围绕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接续谋划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决胜年行动,督促推动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全力以赴、尽锐出战,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压实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政治责任,确保脱贫攻坚重大政治任务落实落地。特别是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明确“三大行动目标”,全面深化专项治理,为全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纪律和作风保障。

围绕“问题线索清零、处置机制健全”目标,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高效处置机制,对2016年以来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大起底”,对未办结问题线索和新增问题线索全部提级查办、挂牌督办,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和厅级干部“联县包案”,严查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2018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9789件,处理16952人,处分9728人,移送检察机关216人,营造了脱贫攻坚严的氛围。

围绕“查处案件办结、以案促改到位”目标,坚持把一体推进“三不”方针方略贯穿专项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开展“扶贫领域以案促改纪委书记谈”、以案促改集中行动等活动,推动扶贫领域以案促改往深里抓、往实里做。特别是2020年扶贫领域以案促改集中行动中,全省共开展警示教育1.79万次,下发以案促改通知书、提醒函1658份,召开组织(民主)生活会1.37万次,接受警示教育95.81万人次,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典型案例1250件,有28人主动投案,166人主动交代问题,相关责任人员主动上交违纪违法资金300.67万元。

围绕“干部作风真改、日常监督常态”目标,创新实施省市县乡四级纪委“三个监督三个覆盖”,由省监督到县覆盖到村、市监督到村覆盖到户、县乡两级监督到户覆盖到人,营造脱贫攻坚严实氛围。尤其是针对最后阶段容易出现的“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会同扶贫部门开展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监督检查,确保全省脱贫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截至目前,省市县乡四级纪检监察干部共走访群众135.6万人次,发现问题7.23万个,已有效解决问题7.12万个。全省扶贫干部作风持续好转,脱贫绩效持续提升,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量持续大幅下降,2019年同比下降56.8%,今年1至11月同比下降47.1%。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多次对河南省扶贫领域专项治理作出批示指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媒体多次刊发河南经验,特别是2018年11月9日,中央领导同志到河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实地走访调研,对河南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做法和成效予以肯定。

曾红林简要事迹

曾红林,现任洛阳市纪委监委第十四审查调查室副主任。2017年11月,他被组织选派到伊川县鸦岭镇高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高沟村成功脱贫摘帽,村集体经济由过去的“零收入”到现在的年收入40余万元。

伊川县鸦岭镇高沟村共有215户97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420人,属深度贫困村。曾红林担任第一书记后,积极破解“人”“路”“管”三大难题,建成了投资9000万元的鑫川牧业种羊养殖扶贫产业园项目,建设了投资210万元的300KW村级光伏电站,争取资金160.8万元建设了养殖小区,还在村里推广“岭上硒薯”“岭上硒椒”新型农作物种植,通过不同类型产业项目的引领,在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同时,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每年可以达到40余万元。同时,组织在高沟村以“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为抓手,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发挥扶贫政策引领作用、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办好惠民实事。带领高沟村在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郭欢简要事迹

郭欢,现任安阳市纪委监委第九审查调查室副主任。2017年11月,郭欢同志被组织上选派到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都里镇东郊口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始终扛稳政治责任,积极走访群众,了解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担当作为、锐意进取、攻克难关,东郊口村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如期实现脱贫退出目标。

坚持党建引领。严格按照程序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改变了以前长期没有村党支部书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生活无法正常开展的局面,为决胜脱贫攻坚夯实了组织基础;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积分管理、“三务公开”等制度,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活动,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新组建村级脱贫攻坚责任组,认真研判致贫原因,重新梳理脱贫思路,结合村实际制定了脱贫时间表、路线图,分户制定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确保责任有效落实。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稳步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提升。2018年以来累计争取资金300余万元,先后修复了被洪灾摧毁的灌溉渠、跨河管道和围村护岸,修缮了村大舞台、村委会办公室,新建了文化活动室、卫生室、标准化旅游厕所,新修了排洪桥、蓄水池等项目,提升了村内基础设施,改变了村容村貌,丰富了群众生活,受到了一致好评。

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他经过多方调研,帮助成立了村集体安阳东鑫花椒专业种植合作社,协调帮扶企业豫龙焦化集团签订长期包销协议,实现了村集体、贫困户稳定增收。对接镇龙头企业德江农产品公司,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做实做细各项帮扶措施,确保扶贫惠民政策落地见效。全村18户贫困户均已享受了教育、医疗、就业、综合保障等各相关行业的扶贫政策。

2018年至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73人实现了稳定脱贫,全村贫困人口清零,作为安阳市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东郊口村摘掉了贫困村帽子,为全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延军简要事迹

杨延军,现任焦作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副主任。2018年7月,被组织选派到温县招贤乡中辛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他致力建强基层组织、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开展消费扶贫、注重志智双扶、办好惠民实事,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党建引领,打造党建综合体,夯实基层组织阵地,建成了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中辛村清风幸福苑,构建了“百米为民服务圈”;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注册成立了中辛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设中辛村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发展麦椒轮作和食用菌示范种植,村集体和农户实现双增收;开展消费扶贫,帮助群众销售山药15万余元,被群众誉为“山药书记”。

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培育的致富带头人周敬敏,被授予“巧媳妇工程带头人”“温县三八红旗手”“河南省乡村出彩巧媳妇”称号,致富带头人王立安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又到党支部书记的华丽转身,带动周边群众40余人就业。

注重志智双扶,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班,设立爱心驿站公益超市,组织开展了“星级文明农户”“文明家庭”和“好媳妇好婆婆”“最美中辛人”创评工作,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办好为民实事,先后协调各类资金300多万元,改善中辛村基础服务设施和文化活动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出行条件,彻底实现了村内主要道路全部完好,田间生产道路平整。

杨延军的事迹先后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先后被授予“焦作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焦作市最美纪检监察人”“焦作市第十四批身边的榜样”。


责任编辑: 洛阳市纪委监察委管理员
  • Copyright@2008-2013 中共洛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洛阳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 豫ICP备05009955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8号
  •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