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监督执纪让群众吃好“生态饭”
2020-11-12 09:33 来源: 栾川县纪委监委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河南省栾川县森林覆盖率82.4%,是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和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也是河南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首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10月29日至30日,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三山”整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栾川县召开。县委书记董炳麓代表栾川做典型发言,介绍该县推动保护生态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发展的经验。

近年来,河南省栾川县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路子,实现了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也为山区贫困人口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脱贫攻坚之路,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产业,一大批贫困户吃上“生态饭”“长久饭”,实现稳定脱贫。县纪委监委严守职责定位,严格监督、严肃监察、严厉问责,促进生态环境领域风清气正,使栾川政治生态和绿水青山一样美丽。 

关注民生民利,从严问责整改

民生受影响,民心就不稳了。通过村居巡察全覆盖,进行深度“体检”。今年上半年,栾川县在村居巡察中发现潭头镇石门村2014年的公益林补贴款从镇三资办取出后,不见了踪影;庙子镇卡房村周某谎报林地边界多领生态林资金3万余万,村民对此怨言颇多。经调查,发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部分村生态公益林存在山界不清、面积不明及资金发放不透明、不规范等问题。

县纪委监委立即召集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局和相关乡镇政府人员,对该问题进行交办,要求限期整改。经多方努力和协调,最终将7.8万元的补偿金发放到了50多户农户手中。

监督履责,确保贫困群众吃上“生态饭”

栾川的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有“中原肺叶”之称。在栾川县的偏远乡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转型为生态护林员,有了稳定收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推动落实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续聘)工作,对聘用流程、日常监督管理等进行全程监督。”栾川县纪委监委派驻县林业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郭璐璐介绍,今年,全县209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担任护林员,续聘1770名,每人每年补助9000元。

全县61个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占建档立卡贫困村的 81%;31个贫困村把乡村旅游作为扶贫主导产业,乡村旅游作为扶贫主导产业村占建档立卡贫困村的37%;1.3万余名贫困群众通过从事旅游产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吃上了“旅游饭”,实现稳定脱贫,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32%。

以案促改,促进建章立制

今年,栾川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毁林挖坡建设房地产项目,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经调查,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等18名工作人员因履职不到位,分别受到警告、党内严重警告、记过处分、政务撤职等处分,其中,县自然资源局原党组书记被移送司法,违建房屋得到全面拆除。县纪委监委以此次问题整改抓手,紧盯生态领域突出问题,责成相关单位立行立改。

“没想到县里是动真格了,硬是把十几栋楼房拆除了。”群众对此拍手称快,在社会形成巨大震慑。

针对生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栾川县坚持“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个漏洞、健全一套机制”原则,以案促改改治理、改监管、改制度、改作风,形成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切实巩固治理成效。

通过以案促改,该县健全完善了林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林业项目管理办法、城乡建设用地和居民建房管理办法等制度机制。

“要想让群众吃好生态饭,必须守护好生态环境,坚决惩治破坏生态的行为,有针对性查短板、补漏洞,进行建章立制,不断增强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栾川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左朝阳讲道。

 


责任编辑: 栾川县
  • 版权所有:中共栾川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栾川县监察委员会
  •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0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