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黄豆
2020-12-10 10:49 来源: 洛阳市纪委监委网站

周日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正和姨妈、舅妈在地里捡黄豆。“人可多,”妈妈的语气中是掩饰不住的兴奋:“机器准备再开一块儿地。你没事也来吧!”

按照妈妈给我发的位置,我一路驱车,穿过从未走过的河洛路,循着54路公交站牌,眼睛不断瞟着站牌上变换的“滹沱”“柳行”“杨窑”等陌生的站名,心中暗想:这些老太太们消息真灵通,跑几十公里的路到这儿来拾便宜。到了妈妈口中千叮咛万嘱咐的“寺沟村”,我把车停在路边,放眼望去:呵!我还从没见过如此平整广袤的土地呢!冒着几丝若有若无的雨线,呼吸着田间泥土特有的芬芳,我脚步轻快地奔向羊肠小道的尽头:还真是的,远远地有百十号人星散在收割过的地里,尽是些头发花白或全白的老头、老太太,他们或走或站或席地而坐,有的正弯腰捡拾机器不能收割干净的黄豆杆,有的在专心把豆杆上的豆荚一个个的摘下来放到身边的袋子里,还有的干脆趴在地上找寻剥落的黄豆粒……好一派“颗粒归仓”的田园画!我笑嘻嘻地走到妈妈身边,还未开口,妈妈就不容质疑地安排任务:“你坐这儿摘豆荚吧,我赶快去机器那儿再抢点儿回来。”说罢,不等我答话便一路小跑地往收割机处去了,看着古稀之年的母亲依然矫健的背影,回想家里的土地被全部征收后母亲四处开荒种地的情形,不禁感慨万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而深刻在农人骨子里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却永远不会消退!

从小不喜农活也从未干过农活的我带着几分新鲜,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蹲在一堆豆杆旁边开始摘豆荚。摘豆荚应该是农活里最轻省的,但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如果一个一个地摘就太慢了,得把豆杆倒着提起来,从豆荚生成的反方向一串一串地“捋”——一会儿工夫,编织袋里的豆荚就积成了一小堆,便很有些成就感了。我一边耐心地捋着豆荚,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跟舅妈、姨妈聊着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妈妈急火火地抱了一大抱绿莹莹、饱胀胀的豆杆回来,欢喜地说:“这些长哩都可饱,拿回去煮煮都能吃。”说完便八字站稳,麻利地捋着那些饱满的豆荚往一个新撑开的布袋子里放。我蹲得两只脚都麻木了,便学着妈妈的模样站起身来,还别说,站稳了身子倒觉得省力气呢!便和母亲对面站着,飞快地把豆荚按照黄豆荚和绿豆荚分摘到两个袋子里去。摘完豆荚天色还早,我们就把空豆杆挪开,趴在地上把圆滚滚的豆粒们也捡起来放到袋子里。

“今儿可不赖。”我们在地头休整片刻准备返程,舅妈看着三四个鼓囊囊的编织袋总结道:“恁多年不干活了,手把子也不慢,摘哩都不少。”大家扛起一下午的劳动成果相视一笑:“明儿个还来吧?”(白剑锋)


责任编辑: 洛阳市纪委监察委管理员
  • Copyright@2008-2013 中共洛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洛阳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 豫ICP备05009955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8号
  •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