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上面怎么没有爷爷呢?”前段时间,儿子翻出了一张三十年前的照片问公公。
看着这张只有儿子和妻子的照片,公公凝重的说:“这是1985年在武汉通信指挥学院部队拍的,那时候我已经到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作战打仗啦!”儿子眼中立马闪着光芒,拉着爷爷讲前线打仗的故事。
看着孙子这么感兴趣,公公也来了兴致,展开一张张老山前线的照片,为家人们讲述一个个感人的老山故事。有他带队20名学员,胸带大红花,奔赴战场壮行的留影,学员们抱着“报效祖国任党选,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自愿报名,奋勇当先;有参战学员被弹片炸伤躺在病床上的照片,他伤情稍有好转,便再三要求重返战场,因战绩突出荣立三等功;有一张照片是公公身穿军装站在麻栗坡烈士陵园“英雄台”默哀,那里安葬着960位烈士,其中就有收复老山战斗中第一个冲上老山主峰,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的张大权等战斗英雄。
公公从猫耳洞的故事讲到“国家至上、人民至上、奉献至上,舍小家为大家”的老山精神,从老山的恶劣环境讲到老兵们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热血情怀,从遥远的战争年代讲到战友相聚的种种不易……
等到故事讲完,家人们都湿了眼眶。
随后,公公翻开老山前线的回忆录,封皮上写着“挺身而出上战场,敢以热血写忠魂。”他说:“作为一名军人,当战争一旦来临,勇敢地冲上去,接受炮火的考验与洗礼,作为一名军人的经历才算完整,也不愧为军人这一崇高荣誉。”
“我长大了也要去当兵。”儿子忽然站起来,擦干眼泪郑重地说。
公公高兴地拍拍儿子的肩膀说:“好,当兵好!当兵好!”
我望着他们爷孙俩,心想:这就是传承吧!(宜阳县纪委监委 王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