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研究》2025年第11期刊发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代理主任秦国文署名文章《以“四个护航”保障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以“四个护航”保障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新方位、站位新起点、引领新征程,对“十五五”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擘画。全会鲜明提出,管党治党越有效,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就越有力。这对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学细悟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四个护航”的实际行动,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一、提升政治站位,自觉做到全心护航
学深悟透才能笃信笃行。全会精神内涵极为丰富,思想极其深刻。要把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学习,更好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在感悟新成就中增强政治自觉。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十四五”时期的历程极不平凡,成就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扛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以强有力政治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在认清新形势中增强思想自觉。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要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我们要积极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理念、思路、举措创新,使正风肃纪反腐更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
在落实新部署中增强行动自觉。全会对“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部署,件件都是“国之大者”、党之大计,事事关乎民族复兴。纪检监察工作只有始终与党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才能体现价值、彰显作为。我们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盯“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党员干部把贯彻全会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项目、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的实践中,以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二、保持严的基调,坚决做到全面护航
全会部署的任务覆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方方面面。要找准找实服务保障的切入点着力点,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治病强身相结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坚定不移正风气、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风气是软环境,抓经济、谋发展,离不开好的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树立正的风气。坚持纠树并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长效抓好作风建设,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加重基层负担、政绩观错位等问题,以作风攻坚保障发展攻坚。强化严的纪律。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让党员干部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可信什么不可信”、“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自觉在纪律规矩设置的“安全区”内踏实干事、勤恳工作。突出干的导向。坚持监督关口前置,用好“四种形态”,以监督检查多“出掌”实现审查调查少“出拳”,让党员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同时,严惩诬告陷害行为,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撑腰鼓劲,让党员干部更有底气处理复杂矛盾、更有动力积极作为。
坚定不移反腐败、清障碍。腐败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反腐败斗争必须坚定不移。紧盯重点领域。围绕“十五五”时期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领域深化整治,紧盯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整治,对案情较大、性质恶劣、影响极坏的“大、恶、坏”案件深挖彻查,保护健康有序发展环境。突出“关键少数”。重点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监督,推动健全授权用权相统一、清晰透明可追溯的制度机制,在容易出问题、藏隐患的地方立规矩、划红线。狠抓重要环节。聚焦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环节,督促主管部门完善制度、清除隐患、促进治理。
坚定不移强监督、提效能。把监督融入党的事业,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要把触角拉得更长、更广、更细,把监督融入“十五五”时期各项任务中,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在“上下贯通”上着力。充分发挥双重领导制度优势,完善监督力量统筹调度机制、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机制、衔接事项协调机制等,推动监督纵向到底。在“左右衔接”上着力。对内加强“四项监督”之间的统筹衔接,对外加强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等的贯通协同,推动监督横向到边,切实把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
三、坚持常态长效,始终做到全程护航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监督保障要坚持远近结合、远谋近施,全过程嵌入、全时段跟踪,确保任务圆满完成、目标如期达成。
以全周期理念强化过程监督。坚持全周期管理,才能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以“时间轴”标注“施工图”,着眼“十五五”全周期,督促各地各单位把全会部署与自身职责相结合,与当地资源禀赋、行业特点等客观实际相结合,制定有针对性的落实举措,使各项工作符合政策要求和客观规律。以“刻度表”扣紧“任务链”,深入研判全会部署任务的短、中、长期要求和时间周期,对应确定监督的任务目标、工作周期和具体举措,短期看部署、中期查进度、长期要结果,着力纠治政治偏差、目标落差、进度时差、工作误差。
以动态化调整做到精准跟进。“十五五”时期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监督保障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与时俱进,聚焦党中央因时因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调整,及时更新监督内容,校正监督重点,增强监督精准度。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某一阶段重点任务需要,以及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重大专项监督或专项整治,做到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增强监督有效性。
以常态化举措确保实施效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这决定了监督保障也要常态化。在机制上着手,围绕“十五五”规划建议部署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等重大任务,健全台账管理、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回头看”工作闭环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在治理上用功,把监督体系与治理体系对接起来,把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更好保障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四、持续锻造铁军,切实做到全力护航
护航“十五五”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作风形象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入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做到立场上正得让人敬、要求上严得让人畏、履责上准得让人服、效果上好得让人暖、作风上硬得让人赞,打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纪检监察铁军。
提振“敢作为”的勇气。对纪检监察干部而言,敢作为就是要敢于斗争。在“大”中敢,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无私无畏,在歪风邪气和消极腐败现象面前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在“难”中敢,坚持在斗争一线和复杂环境中磨炼斗争意志,决不能遇到矛盾绕着走、发现问题假装看不见。在“效”中敢,讲究斗争方法,把握斗争的力度、尺度、温度。针对受处理处分干部,探索开展“回暖工程”、“回访工程”,通过组织关怀重燃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练就“善作为”的本领。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能力建设。强化标准引领。对纪检监察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形成重点突出、要素明晰、指标客观、操作便捷的工作标准体系,以标准提升促进工作提升。强化技术赋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联结、支撑、保障作用,把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系统性工程、超常规工程来抓,建设河南纪检监察工作一体化智慧平台,为大数据反腐、大数据执纪插上科技翅膀,推动纪检监察工作标准重塑、流程再造、管理升级,以信息化促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强化制度保障。制度是工作的底座,底座高,工作才能在高水平上运行。加强制度建设,狠抓制度执行,探索建立重大问题研判、制度漏洞分析等9项机制,着力提升工作效能。
实现“有作为”的效果。纪检监察工作服务现代化建设的作为如何、成效如何,要有可检验的标准进行评价。统筹政治、纪法、社会“三个效果”。把政治效果体现在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上,把纪法效果体现在纪法严肃性权威性进一步彰显上,把社会效果体现在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上。打造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环境”。宏观上,促进形成全省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大环境;中观上,促进形成被监督地方和单位向上向善、干事创业的中环境;微观上,促进形成党员干部遵规守纪、担当尽责的小环境,充分激发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