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保障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
2020-05-09 16:55 来源: 洛阳市纪委监委网站

开栏语:2020年3月27日,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洛阳召开。此次会议,从国际视野、国家战略、河南大局出发,以更宽视野、更广维度、更深层次对洛阳发展把脉问诊、谋篇布局、指明路径、提出要求。4月2日,市纪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学习上级精神,研究落实举措;4月8日,市纪委印发《关于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为加快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纪法保障的意见》。此后,又围绕“克服三种心态、强化三种精神”,区分不同层次召开座谈会,深入查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存在的“短板”、差距,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时势已造就,号角已吹响。为营造浓厚氛围,更好地为加快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纪法保障,即日起,市纪委监委“河洛清风”网站、“清风洛阳”微信将开设厉兵秣马、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为加快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保驾护航专栏,持续刊发纪检监察干部学习贯彻上级精神,立足职能职责,在提升监督执纪执法质效方面的做法、成效、亮点以及在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中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保障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主任  李保国

3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为标志,洛阳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次机遇与改革开放以来洛阳曾经遇到的机遇,有明显不同:第一,这次机遇的历史厚重非同一般。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党中央中部崛起战略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的具体要求,为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新的增长极指明了前进方向、绘就了宏伟蓝图、输入了强劲动力,这样厚重的机遇在洛阳历史上是空前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第二,这次机遇的政治责任非常鲜明。建设副中心、形成新引擎,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定,是洛阳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如果错失这次机遇,洛阳与周边城市发展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将要承担政治责任、历史责任,受到初心民心的拷问,受到党纪国法的追究。第三,这次机遇的目标任务非常具体。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细化分工方案,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这次机遇不是一般的号召和要求。作为洛阳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政治责任感、时代紧迫感,铆足干劲抓落实、一心一意求发展,以卓越成效无愧于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无愧于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无愧于全市700多万人民群众的殷殷重托。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建设副中心、形成新引擎,关键是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成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宏伟力量,群策群力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必须加强监督检查,把调动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一切积极因素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有力有效的监督执纪执法坚决遏制一切消极因素,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实现日新月异的“副中心速度”和精益求精的“副中心质量”。

一是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推进廉洁洛阳建设,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是导致党脱离群众、同人民群众离心离德的最大危险,惩治腐败和不正之风是对清正廉洁党员干部的最好激励,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好保护,是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参与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性、创造性的有力举措。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以“眼睛揉不得沙子”的纯粹、“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魄,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通过对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保持零容忍、强高压、长震慑,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以惩治腐败的新成效取信于民,让群众的幸福感更为强烈。通过有案必查、有漏必堵、有警必示、有章必建,一体推进“三不”,形成常态长效,打造廉洁洛阳,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通过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让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只有让腐败者得到应有惩处,才能让干事者扬眉吐气,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凝聚民力,让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拥护、认同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激发投身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立足于教育挽救保护干部,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发党员干部参与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严管是是对党员干部最有力的政治保护,是真正的厚爱。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要带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运用政治标准、发展标准、纪法标准来研究处理加快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遇到的问题,旗帜鲜明支持实干者、宽容失误者、保护改革者、惩处腐败者,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最大化。深化运用监督执纪执法“四种形态”,坚持纪挺法前、纪严于法,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抓早抓小、动辄则究,努力使党员干部不犯错、少犯错、不犯大的错误,防止其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切实提高监督执纪执法效率。严格管控约束初核、审查时间,防止“马拉松”式初核、审查,把干部长期吊在那儿不予结论,对没有发现问题的及时予以解脱,对违规违纪违法者予以惩处。凡是决定需要问责的,纪检监察机关第一时间启动问责,坚决防止问责“影响半年、调查一年”的现象,以精准高效问责,强化决策部署的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对在副中心城市建设中因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导致出现失误和错误的,从宽处理或者免予追究责任。对诬告陷害行为严肃查处,及时为被诬告陷害的干部澄清正名,激发党员干部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担当作为。

三是致力于推动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吸引资本、项目、人才的洼地,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既要重视党委政府主导推动作用,也要重视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洛阳只有拥有比周边城市更好的发展环境、更美的生活环境、更优的政治生态环境,才能吸引资本、项目、人才流向洛阳、落地洛阳。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要着力推进洛阳政治生态环境向好、自然生态环境美化、营商环境优化,为洛阳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并实施政商关系“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坚决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一切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及时通报曝光,始终保持强大震慑。审慎使用留置、查封、扣押等措施,对涉及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的案件,严格区分违法所得与合法财产、行贿与被索贿、历史问题与当前问题精准稳妥进行处置,切实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加强监督检查,扎实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让企业和企业家感受到政府的“温度”政策的“厚度”、支持的“力度”,以此激发市场的“热度”投资的“强度”发展的“速度”。

四是树牢中心大局意识,打造执纪铁军,激发纪检监察干部参与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当前洛阳最重要、最紧迫的中心工作就是建设副中心、打造新引擎。纪委监委作为监督的专责机关,要牢固树立中心大局意识,切实增强服务保障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坚持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服从服务于建设副中心、打造新引擎。发扬斗争精神促发展,敢于斗争是纪检监察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忠诚卫士,始终同影响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行为作斗争。强化科学考评促发展,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评机制,加强对市纪委监委机关内设机构、派驻纪检监察组、县市区纪委监委的工作业绩考核,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纪检监察干部担当作为。严肃追责问责促发展,对在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中有问题发现不了,有案件不敢查处,担当不够、履职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该调整的坚决调整,实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发纪检监察队伍服务保障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内生动力,以过硬作风、扎实工作确保副中心城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落细。

  • Copyright@2008-2013 中共洛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洛阳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 豫ICP备05009955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8号
  •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