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区集体‘三资’公开透明,大事小情都及时在公示栏公开,到社区办事也很方便……”近日,瀍河区纪委监委在白马寺镇半个店社区开展“一肩挑”人员监督调研时,村民们满意地说。
村级“一肩挑”人员既是带领村民致富、引领乡村治理的“领头羊”,也是基层“微腐败”易发高发群体。近年来,瀍河区纪委监委统筹监督资源,紧盯村居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强化教育监督管理,推动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该区纪委监委紧盯“一肩挑”干部履职用权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围绕集体“三资”管理、“三重一大”事项、惠农政策落实、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制定监督清单,采用“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镇(街道)纪(工)委”片区协作模式,“派单式”“交叉式”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村级“一肩挑”人员履职用权方面问题。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该区纪委监委结合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对村(社区)“两委”成员违纪违法问题,坚决从严从快查处,加大通报曝光力度。针对涉及村级“一肩挑”人员的问题线索,实行“提级办理”,坚持做到有腐必究、惩腐必严。
加强管理监督既要管人,也要管权。为进一步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瀍河区纪委监委梳理细分出涉及重大村(居)务、“三资”管理、涉农项目、便民服务等7类21大项35小项村级权力清单,明确权力范围、操作流程、廉政风险点,推动“一肩挑”人员规范用权、廉洁用权。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将警示教育作为村(社区)干部的“必修课”,梳理本地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编印《全区村(社区)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材料》,拍摄警示教育片《变质的微权力》,通过组织村级“一肩挑”人员参加旁听庭审、召开警示教育会、到廉洁文化基地参观学习等方式,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
“‘一肩挑’人员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基层群众,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能否落实落地。”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持续整合监督力量,创新监督方式,督促村级“一肩挑”人员廉洁履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王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