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和派驻第十九纪检监察组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组成调研组,以“室组地”联动形式,深入临颍县查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情况、了解农村“三资”管理情况,开展一线调研式监督,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今年以来,漯河市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的建设标准,计划2023年——2025年在全市建设70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技术集成、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其中涉及临颍县13.2万亩,计划在窝城镇、巨陵镇、繁城镇、王孟镇、石桥乡、台陈镇、瓦店镇、杜曲镇、王岗镇、大郭镇、陈庄乡、皇帝庙乡、三家店镇、固厢乡共14个乡镇实施。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情况怎样?资金使用是否合规?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履职到位?……”在临颍县2023年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的瓦店镇杨裴城村、固厢乡小师村田间地头,调研组一行仔细听取临颍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关于项目实施、临颍县农行负责人支持服务项目建设情况介绍,并不时询问有关情况。随后,他们又走进已建成的5G智慧辣椒种植应用基地一机房查看智慧农业设施,了解如何操作使用以及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调研组指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丰产丰收、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农业农村部门、县乡党委政府要提高思想认识,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项目建好管好,真正让项目造福于民;纪检监察机关将紧盯项目立项、招标投标、资金拨付、工程质量和后期管护等关键环节,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推动责任落实、措施落地,以切实有力的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推动打造满意工程,助力项目实施效果让群众满意。
开展重点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管理是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举措之一。市纪委监委在2023年对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158个村(社区)纳入提级监督管理范围,临颍县有25个提级监督村(社区),固厢乡小师村便是其中之一。
“你们村的集体土地流转一年租金是多少?村集体收入是如何管理使用的?‘三资’管理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调研组向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师干杰详细了解村集体收入、村财乡管、“阳光村务”建设等情况,强调当地党委要担起主体责任,把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好抓实;财政、审计农业农村、民政等行业部门要强化行业指导和日常监管责任,及时发现问题,堵塞监管漏洞。纪检监察机关将充分发挥“室组地”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聚焦人、权、事三个重点,紧盯基层政策执行者、惠民资金分配者、村级“三资”管理者等重点人群,通过日常监督提级、专项监督提级、问题线索处置提级,加强对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协调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改、财政等职能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做到信息共享,增强专项整治的成效,保障乡村振兴健康发展。(郭勇睿 马瑜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