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监督为复工复产“提速”
来源:漯河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0-05-22

“杨主任,您好,感谢你们的问政监督,我们的工程决算终于通过了,下周就能拨付到位!在当前受疫情影响的形势下,这不仅是‘及时雨’,更是‘救命钱’,谢谢你们!”5月21日,郾城区一企业项目负责人给漯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杨永新手机上发来一条信息,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这是漯河市进入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市纪委监委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立足职责定位,持续聚焦营商环境改善,采取“问政”方式发挥监督作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取得成效的一个“小插曲”。

事实上,进入3月份以来,漯河市各行业陆续复工复产,市纪委监委的“问政”步伐从未停歇过。4月20日,市纪委监委牵头组织的《百姓问政直通车》栏目第六期聚焦营商环境改善,火辣开“问”。这期以“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复工复产”为问政主题,分六个专题,聚焦了娱乐场所疫情期间营业无人监管,银行承诺不兑现、对企业抽贷不报备,开工工地土被偷挖迟迟不立案,财政投资项目资金审批严重超时,民生项目用地报批遭遇“梗阻”等问题,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郾城区政府等九家单位作为被问政单位接受质询。

“是否依然存在压件、超时、效率低下等问题?”“改进服务、办事利索就那么难吗?”“请问你们在下一步治理‘中梗阻’中有啥真办法、硬举措,可以真正让群众舒心,让企业顺心?”问政中,动真碰硬、直指病灶的提问和辛辣点评接连不断,让被问政单位相关负责人脸红出汗,并纷纷表示愿意接受批评,直面曝光问题,以实际行动积极整改,向群众和企业做出庄严承诺。

“问政”不仅曝光了党员干部在系列问题中存在的不作为、不担当、不亲民、不“亲”“清”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还给了群众提出意见、表达诉求、寻求帮助的平台。问政通过广播、电视、网络进行了现场直播,同时开通场外投票通道,对被问政单位进行满意度投票,并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问政直播结束后,全市多单位及部门组织党员干部收听、收看节目,开展了作风大讨论、问题大排查、效能大提升活动,通过开辟“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等方式,快速纠正和解决了不利于企业复工复产的问题。

为防止台上喊口号,台下不行动,市纪委监委制定“时间表”,对问题整改进行回访和再监督,促使整改落到实处,对于只许“空头支票”的行为严厉问责和追究,倒逼基层政府部门深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破除营商环境机制障碍,创新服务举措,提高行政效率,推动区域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切实见效。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进入了常态化防治阶段,全市企业基本全面复工复产,我们将继续精准聚焦中央、省、市各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有效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确保政策及时雨真正惠及各类企业,加快推动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漯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杨骁说。(仵树大 陶小敏)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纪委 漯河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漯河市祁山路6号 邮编:462000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841号
访问次数: 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