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展开以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自觉扛稳政治责任、压实工作责任,按照“落实落细抓整治、上下贯通抓整治、标本兼治抓整治、敞开大门抓整治”的既定思路,坚持项目化、清单化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聚焦工作要求,形成整治合力
联合市烟草公司对市场紧俏的名贵烟的分配情况和流向进行核查,对“以烟谋利、以权谋私”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予以查处。联合审计、财政等部门成立5个专项检查组,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检查和县区交叉互查,坚决查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督促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取消公积金贷款房主评估办理事项,为每个办理贷款群众节省约一千元,预计到12月底能为全市群众减负22余万元。
实施靶向治疗,形成整治效应
围绕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盼望解决的问题,梳理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及教师承担的与教书育人无关的不合理工作负担、银行等金融部门业务大厅群众排长队怨气大问题等6类问题,制定整治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实施挂牌督办。针对校外托管培训机构安全隐患问题,起草督办通知,下发至市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应急管理局,规范培训机构管理。针对“减轻企业续贷周转负担”问题,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出《关于加快权属调查、优化营商环境的监察建议》,督促其将权属调查纳入整体业务办理工作,时限从6天缩短至3天;同时,该局对23家房地产企业进行了实地回访,收集意见建议14条,为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积极作为。向市医疗保障局发出《关于规范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减轻群众负担的监察建议》,同步移交前期排查的医疗机构违规用药、采购价格虚高等14条问题线索,推动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得到减轻。采取暗访抽查的方式,对各县区、各功能区农村(社区)标牌专项清理情况进行暗访核查,市辖行政村(社区)悬挂标识标牌均按要求控制在10块以内,基本完成整治任务。
加大曝光力度,形成整治震慑
制作“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题《百姓问政直通车》节目,对7起涉及专项整治推进不力的问题予以曝光;在漯河晚报“整改进行时”专栏,刊登重点牵头单位和相关责任单位自查问题清单和整改亮点工作,推动专项整治见实效。通过门户网站、“廉洁漯河”等媒体平台,公布举报方式,接受群众监督,特别是对在主题教育期间大操大办、大吃大喝、公车私用等顶风违纪、不知敬畏的,硬着手腕查处,点名道姓曝光。(党风政风监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