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大白话,唠家常事儿,做群众贴心人”
来源:源汇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0-05-29

“说大白话,唠家常事儿,做群众贴心人”

“闺女,恁工作忙,咋又来看我了?快坐下歇歇吧!”5月28日一早,刚走进赵岗村贫困户董金莲的家中,就被她热情地迎进了院子。

“大娘,我不热,快收麦了,来看看您有啥困难,俺帮您解决!”

李琼珂与同事一起到贫困户董金莲家中进行遍访督查,实地查看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作为一名初入基层的90后干部,虽生长在农村,但长年在外的求学经历,使我对贫困户的概念只停留在纸上。因为这,第一次与董大娘的接触,就闹出了笑话。

那是2020年4月30日,源汇区第一个纪检监察干部遍访督查日,我第一次走进了董大娘的家中,根据区纪委监委统一部署,深入了解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帮扶干部作风等情况。

从同事那里了解到,董大娘家早年光景还行,后来老伴去世,儿子儿媳离婚,撇下一个小孙子和一大笔欠债,大娘一身病,独自拉扯小孙子,日子不好过。

下村入户前,我一路忐忑不安,不知道该说什么、做什么。好在同行的霞姐是一名老纪检,常与群众打交道,跟着她,我心里有了“主心骨”。

“快坐吧!天这么热,恁又跑一趟”,大娘招呼我们坐下。

看到大娘挺热情,我心想,贫困户遍访工作挺好做,便照着事前准备的谈话提纲,一板一眼地问道:“大娘,咱村的村干部工作作风咋样,有没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

我的话音刚落,霞姐和大娘都笑了。“啥主义?俺老婆子没读过书,不知道啥意思啊。”我尴尬地笑了笑,不知道怎么解释。

“大娘,就是您觉得咱的村干部工作做的咋样,您对他们满意不满意?”霞姐替我圆了场。

“好的很呀,他们经常来,村支书赵书记一来拿起扫把给我扫地,收拾院子,还有驻村书记孙书记,多干净的年轻小伙子,干起活跟俺村的‘老农民’一样,啥都不嫌弃。我有困难就给他们打电话,有啥问题就给解决了,我可满意!”

听到大娘对两位书记的工作“如数家珍”,环顾院子里干净整洁,屋子里家具齐全,摆放有序,不难看出两位书记的帮扶工作做的很扎实。

“大娘,咱现在吃的穿的都有吧?逢年过节吃肉不吃?”霞姐继续跟大娘唠家常。

“吃哩穿哩跟亲戚邻居比都差不多,俩书记经常带着东西来看我……”说着大娘打开柜子,“恁看看,这面包还有豆奶就是他们上回给俺送的。”

霞姐和大娘之间畅快的对话让我羡慕不已,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我的问题,没有把访谈提纲上的语言转换成大娘听得懂的话。想到这,我决定厚着脸皮再来一次。

“大娘,您生病了都是咋去看病的呀?知不知道咋报销的?”

“头几次看病拿药都是孙书记带我去的,他告诉我慢性病卡咋用,去哪报销,现在我都会用了”大娘说着拿出了爱心小药箱,从生产日期看得出,都是近期的药。

 “您每月领多少钱清楚不清楚?这段疫情,孙子在家咋上的网课?”……有了前一段交谈之后,我没有了刚来时的局促和紧张,说话自在了,表情也更加放松了。

交谈得差不多,已经是傍晚了。大娘站起身拿了一个塑料袋,走到门口菜地里摘了一大把豌豆角,说啥都要让我们带回去。一颗颗豌豆角饱满而又晶莹剔透,拿到手中沉甸甸的。

“霞姐,谢谢你替我打圆场,我当时真是不知道咋说话了。”

“跟我还客气啥,你呀,就是刚出校园,长时间不接触老百姓,不知道咋跟咱的群众说话。”霞姐一语道破我的问题所在,“在基层就要多说大白话,多唠家常事儿!打开了话匣子,群众的真心话,知心话就都出来了。”

 “多说大白话,多唠家常事儿……”霞姐的话让我思考了一路。如何用群众听得懂的话和他们交流?这可能是每个基层干部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不禁想到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考察武汉时说的话,“给人民群众当服务员,不能干巴巴、硬邦邦的,要把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把话说到群众的心窝里,让群众如沐春风。”

是呀,只有打开群众的话匣子,唠出他们关心的家常事儿,我们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才能真正了解、理解贫困群众的需求,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帮助他们改善生活,逐步摆脱贫困。(源汇区空冢郭镇纪委 李琼珂)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纪委 漯河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漯河市祁山路6号 邮编:462000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841号
访问次数: 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