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老,您得知自己要上前线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当时首长选到我,让我跟他去当话务员,我不愿意去,我说我来是上前线杀敌人、打美帝的,首长告诉我在哪都是立功,在哪都是作战,每个岗位都能报效祖国!所以,我服从安排,在作战指挥部当话务员接听电话,为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们传递重要的作战信息。”
4月28日,漯河市源汇区纪委监委将党史课搬进“红色场馆”,邀请92岁高龄的抗美援朝退伍老兵樊朝林,在该区大刘镇抗日英雄蔡永令故居,为纪检监察干部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
樊朝林老人于1951年与弟弟樊朝义一起,响应号召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当时战况紧急,大部队要在18天内赶赴驻守第二防线,头顶到处是美军敌机地轰炸,为了隐蔽减少伤亡,只能夜晚急行军,每晚要奔赴180里。
“天气恶劣,下着鹅毛大雪,为了隐蔽,我们走的都是山路,甚至没有路,一不小心就摔倒了。一晚上下来,手上腿上全是被树枝、石头割的伤口,衣服也是湿的,还要随时躲避敌袭和封锁,好多次敌人的炮弹就在不远处爆炸。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了下来,如期到达作战前线。”听到老人讲述,在场的党员干部无不动容,纷纷鼓掌表达敬意。
“樊老,您就是‘最可爱的人’!感谢您和您的战友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换来了来之不易的和平,今天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依然需要您这样的精神!”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组长孙静激动地说。
“我的故事不值得夸赞,还要感谢党、感谢人民军队!”樊朝林老人谦虚地说道,“我经常给我的儿孙们讲抗美援朝的艰苦日子,讲战友们的英雄事迹,是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了解放,打败了美帝主义,带领我们守住了祖国的大门,过上了好日子,一定要报效祖国,为祖国尽义务做贡献!”
据了解,在樊朝林老人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下,后辈们从小就向往部队,志愿参军,为祖国建设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老人的大儿子在东北从军,他的孙子也参加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樊老的事迹特别感人,他们‘一门三代四位军人’,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他们身上不仅彰显了革命奉献精神,还见证着忠义好家风的传承。”青年纪检监察干部孟佳瑞表示,“这一堂珍贵而特殊的红色党史课,我们受益匪浅。”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源汇区纪委监委充分利用辖区内红色资源,开展“退役老兵讲革命故事” “红色家风、家书征集”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到中州抗战纪念馆、受降亭等革命场馆实地参观,近距离感受当年艰苦卓绝的环境和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英勇不屈、顽强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立足岗位,谱写纪检监察事业新篇章。(源汇区纪委监委 胡慧颖)